認識情緒
情緒往往與感覺、氣質、個體、性格和創造力交織在一起。在東西方的文化中關于情緒的分類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的文化中中醫會談到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主要使用七種情緒強調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情緒最初是用于醫學的,并且在我國得到廣泛的認可。直到今天中醫在我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仍有一席之地。
我們一定也會好奇情緒從哪里來?其實情緒源自于童年某些事讓我們引發的身體反應被忽視或埋藏在身體里,成年后遇到類似事件把童年感受喚醒的一系列過程。做到合理表達情緒的第一步首先要培養孩先正確的認識情緒。
豪杰今年六歲當他第一次看到爸爸流淚時非常驚訝。在他對爸爸的認知里爸爸是不會哭的,他一直認為大人尤其是男性不可以哭,很多家庭中還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教育方式。
整個事情的起因是某天他們全家在家看電視劇中的場景正是兒子為爸爸送葬,豪杰的爺爺也去世多年,豪杰的爸爸觸景生情眼淚止不住流下來。這是第一次看到爸爸哭,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爸爸的這一舉動顛覆了他的認知,這些事情連續幾天都困擾豪杰。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偷偷的問媽媽爸爸為什么哭了,爸爸可以哭嗎?
豪杰媽媽給的答案是當一個人很傷心的時候可以哭的。“媽媽,為什么我的幼兒園的時候很傷心很想念媽媽那我為什么不可以哭?媽媽還說如果我哭了小朋友和老師就不喜歡我了?”豪杰媽媽被問得無言以對。
情緒引導
(1)接納情緒。豪杰,你想媽媽的心情媽媽能夠理解,這說明你很愛媽媽。
(2)分享產生共情。媽媽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是和你當時一樣。
(3)清理核心問題。你上幼兒園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并且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一直哭媽媽會很心疼你,并且影響到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
爸爸的這種情況和你不一樣他看到別人的爸爸去世了想起了自己的爸爸,他是永遠見不到爸爸了,而你上幼兒園晚上回來還能見到媽媽的。
(4)引導情緒管理。如果你還是難過媽媽可以告訴你個小竅門,你和小朋友分享故事和一起玩,你會發現過一會兒你就不那么想媽媽了。
兒童的情緒發展情緒發展內容
.識別并了解自己的感受
.準確知道并理解他人的感受
.管理自己的情緒
.對他人產生同情心
.與朋友家人和其他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關系
(5)支持孩子的情感發展
.保持家庭的情感氛圍平靜溫和和可預測
.接受并承認孩子的情緒,給孩子讀故事并談論書中人物可能帶來的不同感受。淡論他人情緒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感受。
.幫助孩子用語言表達情感
鼓勵孩子談論使他們感到興奮、快樂、生氣和擔心的情況。
.幫助孩子將情緒行為區分開。例如、我知道你在生氣,但不可以打人。幫助孩子理解自己或他人的感受之間的區別。例如:我知道你現在感到沮喪,但是你正在做的事情會讓你的妹妹感到難過。
教育反思
1、你在童年階段有沒有被家長要求不可以傷心的案例?
2、你的現在的教育中是否存在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接納的時候是什么情境下的什么情緒?
3、你能辨認出多少種自己的情緒?
家庭落地方案:情緒鐘表游戲
自制情緒鐘表上面畫上基本的情緒,然后通過拔動鐘表,指針指到哪種情緒就做出對應情緒的表情以及創編該情景故事。
例如:恐懼
第一步 做出恐懼的表情
第二步 創編恐懼的場景
今天我和媽媽去動物園,我第一次見到真的老虎我很恐懼。
如果兒童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創編情緒,家長可以做一個示范,但是不要禁錮孩子的思維和創造。這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精準的情緒表達,更能發展孩子的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們的情緒雖然有很多種,情感也很豐富,但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認識并合理表達情緒,讓情緒為我服務,而不會情緒困??;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