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在經過自身長期的努力之后,實現“一年投產、一年達產、一年創效”的目標任務,使其油品線更是保持90%以上負荷,使西方國際知名廠商退出我國單噴嘴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領域競爭,也使我國具備了向國外成套輸出大型煤制油化工技術和裝備的能力。
8月19日,記者跟隨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共同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與共和國共成長 新媒體走進新國企之能源風火輪”活動,探訪國家煤化工示范工程之一的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如何獨辟蹊徑,在煤化工板塊經濟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實現贏利并創造行業新高度。
1.價值創造逆襲贏利
國家能源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是國家“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項目概算投資586億元,是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業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化工項目。該項目于2016年12月21日全面完成建設,期間承擔了國家37項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自主國產化任務,項目設備國產化率達98.5%,超過國家85%的國產化要求,還帶動了國內一批裝備制造企業的提升。
2.根除制約“安穩長滿優”各類問題
今年以來,寧煤煤制油分公司主要圍繞徹底根除制約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的各類問題開展攻堅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寧煤煤制油分公司分步驟、分系列對費托合成反應器和低溫甲醇洗換熱器開展停車技改檢修工作,實施完成34項,累計完成439項。
3.創建“分子工廠”戰略
談及寧煤煤制油未來發展,郭中山表示,圍繞價值創造,從分子層面認識煤制油產品組成特性,從分子管理角度定義精益化運營管理方式。力爭2020年前,新產品規模達15種以上;2022年前,通過深入的技術改造升級,達到產出與消耗完美結合,最終將煤制油所有燃料油轉化為高附加值、高端化工品,形成30種以上,萬噸級規模;2025年前,完成分子工廠建設,各項達到最優,達到油化品分子級的分離、調和、優化、在技術和經濟性方面實現行業領軍的目標。
在原煤制油項目設計產品品種基礎上,寧煤煤制油分公司通過優化工藝路線,已研究開發了粗白油、輕白油、液體石蠟、費托重質蠟等7中產品,化工品占產品總量超50%,累計增收創效12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銷售壓力。如今,以現有煤制油化工油品、化工品為原料,寧煤煤制油分公司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開發液體石蠟、高碳醇、高端潤滑油、PAO、油田驅油劑等高端產品。
總而言之,在目前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先期規劃中液體石蠟和潤滑油項目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液體石蠟項目計劃今年7月開工建設。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