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2又叫鈷胺素,是一種含有3價鈷的多環系化合物,4個還原的吡咯環連在一起變成為1個咕啉大環(與卟啉相似),是唯一含金屬元素的維生素。維生素B12為紅色結晶粉末,無嗅無味,微溶于水和乙醇,在pH值4.5~5.0弱酸條件下最穩定,強酸(pH<2)或堿性溶液中分解,遇熱可有一定程度破壞。高等動植物不能制造維生素B12,自然界中的維生素B12都是微生物合成的。維生素B12是唯一的一種需要一種腸道分泌物(內源因子)幫助才能被吸收的維生素,參與制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防止大腦神經受到破壞。
作用
已知B12是幾種變位酶的輔酶,如催化Glu轉變為甲基Asp的甲基天冬氨酸變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轉變為琥珀酰CoA的的甲基丙二酰CoA變位酶。B12輔酶也參與甲基及其他一碳單位的轉移反應。
B12主要存在于肉類中,植物中的大豆以及一些草藥也含有B12,腸道細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況下不缺乏,但B12是消化道疾病者容易缺乏的維生素,也是紅血球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嚴重缺乏,將導致惡性貧血!
維生素B12廣泛存在于動物食品中。而且其形態無法被人體吸收。此外,維生素B12也是唯一含必須礦物質的維生素,因含鈷而呈紅色,又稱紅色維生素,是少數有色的維生素。維生素B12雖屬B群維生素,卻能貯藏在肝臟,用盡貯藏量后,經過半年以上才會出現缺乏癥狀。人體維生素B12需要量極少,只要飲食正常,就不會缺乏。少數吸收不良的人須特別注意。
吸收代謝
食物中的維生素B12與蛋白質結合,進入人體消化道內,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維生素B12被釋放,并與胃粘膜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內因子(IF)結合。維生素B12-IF復合物在回腸被吸收。維生素B12的貯存量很少,約2~3mg在肝臟。主要從尿排出,部分從膽汁排出。
生理功能
主要有兩個:①作為甲基轉移酶的輔因子,參與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如使甲基四氫葉酸轉變為四氫葉酸而將甲基轉移給甲基受體(如同型半胱氨酸),使甲基受體成為甲基衍生物(如甲硫氨酸即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反應如圖所示。因此維生素B12可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缺乏時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②保護葉酸在細胞內的轉移和貯存。維生素B12缺乏時,人類紅細胞葉酸含量低,肝臟貯存的葉酸降低,這可能與維生素B12缺乏,造成甲基從同型半胱氨酸向甲硫氨酸轉移困難有關,甲基在細胞內聚集,損害了四氫葉酸在細胞內的貯存,因為四氫葉酸同甲基結合成甲基四氫葉酸的傾向強,后者合成多聚谷氨酸。
主要功能
1、促進甲基轉移
2、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使肌體造血機能處于正常狀態,預防惡性貧血;維護神經系統健康
3、以輔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葉酸的利用率,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
4、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進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它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
5、代謝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被身體適當運用
6、消除煩躁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及平衡感
7、是神經系統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維生素,參與神經組織中一種脂蛋白的形成
一是提高葉酸利用率,與葉酸一起合成甲硫氨酸(由高半胱氨酸合成)和膽堿,產生嘌呤和嘧啶的過程中合成氰鈷胺申基先驅物質如甲基鈷胺和輔酶B12,參與許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過程。維生素B12缺乏時,從甲基四氫葉酸上轉移甲基基團的活動減少,使葉酸變成不能利用的形式,導致葉酸缺乏癥。
二是維護神經髓鞘的代謝與功能。缺乏維生素B12時,可引起神經障礙、脊髓變性,并可引起嚴重的精神癥狀。維生素B12缺乏可導致周圍神經炎。小孩缺乏維生素B12的早期表現是情緒異常、表情呆滯、反應遲鈍,最后導致貧血。
三是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將甲基丙二酰輔酶A轉化成琥珀酰輔酶A,參與三羧酸循環,其中琥珀酰輔酶A與血紅素的合成有關。
四是維生素B12還參與脫氧核酸(DNA)的合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增加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
病理
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胸腺嘧啶核苷酸減少,DNA合成速度減慢,而細胞內尿嘧啶脫氧核苷酸(dUMP)和脫氧三磷酸尿苷(dUTP)增多。胸腺嘧啶脫氧核苷三磷酸(dTTP)減少,使尿嘧啶摻合入DNA,使DNA呈片段狀,DNA復制減慢,核分裂時間延長(S期和G1期延長),故細胞核比正常大,核染色質呈疏松點網狀,缺乏濃集現象,而胞質內RNA及蛋白質合成并無明顯障礙。隨著核分裂延遲和合成量增多,形成胞體巨大,核漿發育不同步,核染色質疏松,所謂“老漿幼核”改變的巨型血細胞。巨型改變以幼紅細胞系列最顯著,具特征性,稱巨幼紅細胞系列。細胞形態的巨型改變也見于粒細胞、巨核細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體細胞。該巨幼紅細胞易在骨髓內破壞,出現無效性紅細胞生成。最終導致紅細胞數量不足,表現貧血癥狀。
缺乏癥狀
維生素B12缺乏導致惡性貧血(3張)
⒈惡性貧血(紅血球不足)
⒉月經不調
⒊眼睛及皮膚發黃,皮膚出現局部(很小)紅腫(不疼不癢)并伴隨蛻皮;
⒋惡心,食欲不振,體重減輕
⒌唇、舌及牙齦發白,牙齦出血
⒍頭痛,記憶力減退,癡呆
⒎可能引起人的精神憂郁,
⒏引起有核巨紅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
⒐脊髓變形,神經和周圍神經退化
⒑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發炎。
⒒若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頭發炎、失去味覺等癥狀,便是缺乏維生素 B 12 的警訊
⒓小孩缺乏維生素B12的早期表現為精神情緒異常、表情呆滯、少哭少鬧、反應遲鈍、愛睡覺等癥狀,最后會引起貧血。
13.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
維生素B12缺乏多因吸收不良引起,膳食維生素B12缺乏較少見。膳食缺乏見于素食者,由于不吃肉食而發生維生素B12缺乏。老年人和胃切除患者胃酸過少可引起維生素B12的吸收不良。 [1-3]
化妝品應用
維生素B12一般被稱為造血維生素,具有肌膚再生的優越效果,細胞再生與造血都少不了它,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成分。
維生素B12是最新型的維生素,是所有維生素最后被發現的,分子構成最為復雜,人體中維生素B12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特別是女性因生理結構會減少的較快。
輕松解決以下肌膚問題:
*肌膚疲憊、暗沉、干燥等問題肌膚;
*明顯淡化因年齡增加所產生的細紋和皺紋;
*修護日曬后、秋冬干冷等引起的肌膚紅腫、脫皮、疼痛;
*痘疤痕跡、蚊蟲咬傷的疤痕、燒傷燙傷的疤痕;
*整型手術后使用,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主要用途
醫療方面
①用于治療和預防維生素B12缺乏癥。
②用于胃切除或吸收不良綜合癥,維生素B12缺乏造成貧血的預防。
③用于補充因消耗性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妊娠,哺乳等造成的維生素B12需求增加。
④營養性和妊娠性貧血。
⑤廣節裂頭絳蟲病貧血。
⑥肝障礙貧血。
⑦放射性引起的白細胞減少。
⑧神經疼,肌肉疼,關節疼。
⑨末梢神經炎,末梢神經麻痹。
⑩脊髓炎,脊髓變性。
飼料添加劑
維生素B12對于機體生長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物質,大多數動物的植物性飼料中不含維生素B12,動物一方面靠胃腸中的微生物合成,一方面靠外界添加。為了滿足動物維生素的需要就必須補充維生素添加劑。
豬和雞等非反芻動物缺乏維生素B12主要表現是生長發育停滯,也有少數豬可出現輕度的正常紅細胞性貧血。此外,還可使雞的孵化率和豬的生殖率降低。缺乏癥的臨床癥狀包括食欲不振、生長停滯、單純貧血,嚴重的也有神經癥狀。
飼料維生素B12能促進家禽,特別是幼禽幼畜的生長發育。
可用于:
①維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豬、雞生長發育不良和貧血;
②缺鈷地區牛、羊所出現的地方性消瘦病;
③神經炎、神經痛等的非特異性治療;
④提高飼料蛋白的利用率;
⑤經濟動物的飼養;
⑥用B12溶液處理魚卵或魚苗,可提高魚對水中有毒物質如苯和重金屬的耐受力。
藥效學
①維生素B12為一種含鈷的紅色化合物,需轉化為甲基鈷胺和輔酶B12后才具有活性。葉酸在體內必須經還原作用轉變為二氫葉酸,然后在二氫葉酸還原酶作用下,成為四氫葉酸。甲基鈷胺能使四氫葉酸轉化為N5,N10-甲烯基四氫葉酸,后者在尿嘧啶脫氧核苷酸轉化過程中具有供給“一碳基團”的作用。N5,N10-甲烯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可催化N5,N10-甲烯基四氫葉酸,使之還原為N5-甲烯基四氫葉酸。在甲基鈷胺參與下,N5-甲烯基四氫葉酸脫去甲烯基,再成為四氫葉酸,而甲烯基則轉移給同型半胱氨酸以形成蛋氨酸。這樣體內必須維持足夠量四氫葉酸,以供大量DNA合成。因此缺乏維生素B12時,其對血液學影響與葉酸相似,即DNA合成受阻,導致巨幼細胞貧血。所以維生素B12間接參與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合成。②奇數碳脂肪酸和某些氨基酸氧化生成的甲基丙二酰輔酶A轉變為琥珀酰輔酶A必須有甲基丙二酰輔酶A變位酶和輔酶B12參與。人體缺乏維生素B12時,可引起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謝異常。如果甲基丙二酸沉著于神經組織中,可能使之變性。③S-腺苷蛋氨酸和蛋氨酸主要由同型半胱氨酸接受N5-甲基四氫葉酸的甲基而形成。甲基維生素B12是上述反應的輔酶。因此維生素B12的缺乏,可以導致蛋氨酸和S-腺苷蛋氨酸的合成障礙,很可能是神經系統病變的原因之一。
藥動學
口服維生素B12在胃中與胃粘膜壁細胞分泌的內因子形成維生素B12-內因子復合物。當該復合物進入至回腸末端時與回腸粘膜細胞的微絨毛上的受體相結合,通過胞飲作用進入腸粘膜細胞,再吸收入血液。口服后8~12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肌注40分鐘時,約50%吸收入血液。肌注維生素B121mg后,血藥濃度在1ng/ml以上的時間平均2.1個月。維生素B12吸收入血液后即與轉鈷胺相結合,轉入組織中。轉鈷胺有三種,其中轉鈷胺Ⅱ是維生素B12轉運的主要形式,占血漿中維生素B12總含量的2/3。肝臟是維生素B12的主要貯存部位。人體內維生素B12貯存總量為3~5mg,其中1~3mg貯于肝臟。口服維生素B12,24小時后肝中維生素B12的濃度達到高峰。5~6日后,約有用量的60~70%仍集中在肝臟。主要經腎,除肌體需求量外,幾呼皆以原形隨尿排出。肌注維生素B121mg,72小時后,總量的75%以原形隨尿排出。尿排出量隨注入量而增加,肌注5μg后,8小時排出3~4μg;肌注1mg后,8小時排出量可達330~470μg。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