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認識十個人中就能有2、3個是近視眼患者,但是每個近視的人深淺度數卻不一樣,那么令人們最擔心的高度近視,是否就相當于眼底病變呢?
通常我們都知道600這個數字,這是近視常用的劃分標準:當度數大于 600 度的,就可以稱為高度近視。但是這個標準比較簡單粗暴,沒有考慮進去的東西很多,如散光等影響。而人們往往也會依據600這個數字,胡亂給自己定性,懷疑自己是高度近視就相當于是眼底病變。
事實上大多數人的近視屬于軸性近視:這類患者的眼球前、后徑變長,就像乒乓球被拉成了雞蛋的形狀,這就導致光線不能準確地聚集在眼底的視網膜上,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造成視網膜接受的視覺信號是不清楚的,也就是看不清東西。
通常,近視度數越高,眼球被「拉」得越長,發(fā)生眼底病變的可能就越大。(注意!這里僅僅說的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然而,這還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有的人近視還沒到 600 度呢,就已經發(fā)生了明顯的眼底病變
·也有少部分人近視度數挺高的,眼底檢查卻一切正常
·600 度并不是一個「分水嶺」,醫(yī)生主要關心的還是眼底是否正常
標簽:行業(yè)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