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給新生兒沐浴時,常聽很多家長說:“護士,我們快要出院了,你們給寶寶的臍帶護理得很好,看你們消毒的步驟也挺簡單的,可我們不會也不敢碰,怎么辦呀?不碰它臍帶會自然脫落嗎?會不會感染啊?”我們總會耐心地宣教、手把手地指導。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在正常情況下臍帶一般在出生后7-10天脫落,如果15天未脫落就需來醫院處理,寶寶的臍帶護理非常重要,在脫落前若護理不當,臍部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造成紅腫、發炎、化膿等情況。新生兒臍部護理無小事,掌握了以下幾項原則就能輕松應對。
重點來了,一起來了解下新生兒臍部護理的五大原則吧。
一、保持臍帶的干燥。臍帶脫落前,寶寶洗澡時,不要讓臍帶沾水,如果新生兒游泳,臍部一定要貼上防水貼,洗完澡后及時將水擦干。護理臍部時,家長一定要洗凈雙手,擦干,避免手上細菌感染寶寶的臍部。
二、避免摩擦、保持臍部舒適透氣。寶寶臍帶脫落之前,讓臍帶傷口部位保持舒適透氣狀態,有利于傷口恢復,無須紗布包扎,以免發生厭氧菌感染。家長們給寶寶換尿片時注意勿超過臍部,防止排泄物浸濕傷口。
三、使用75%的酒精和無菌棉簽消毒。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消毒寶寶臍帶,若分泌物多可增加消毒次數。消毒時,一手輕輕提起臍帶結扎部位的小細繩,一手用酒精棉簽充分擦拭臍帶與肉連接的臍根部及周圍皮膚,由內向外環形消毒,消毒范圍在直徑3厘米左右,棉簽臟了及時換掉,切不可用臟棉簽反復使用,以免發生感染。
四、不要亂給寶寶使用護膚品和藥品。絕對不能用霜、乳液、油類涂抹或爽生粉覆蓋臍帶根部,不利臍帶干燥,甚至導致感染。
五、出現膿液、血性分泌物、血痂怎么辦?出現膿液或血性分泌物時,要增加每日消毒的次數,如果周圍皮膚紅、腫、熱且寶寶出現厭食、發熱等癥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如果有血痂,正常消毒就好,不要扣掉它,否則可能會引起出血和感染。臍帶自然脫落后,還需繼續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7天,因為臍帶根部會有些潮濕,并有少許液體滲出,這是由于臍帶脫落的表面還沒有完全長好,肉芽組織里的液滲出所致。
聽了這么多,您都學會了嗎?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