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喝喝、面對美味大快朵頤看起來似乎是人活著最有樂趣的事情之一了,然而在吃吃喝喝的背后,還隱藏著許多潛在的風險,比如吃了不該吃的食物以及被污染的食物造成食物中毒、吃了海鮮導致過敏等等。這就造成了易過敏體質在面臨各式各樣的食物時有所顧忌,不敢輕易下口。
說到海鮮過敏,海鮮那么多種,對其中一種過敏則其他海鮮就不能吃了嗎?比如魚和蝦都屬于海鮮,那么吃魚過敏就不能吃蝦了嗎?
要想探索問題,則要從其源頭開始。
1.什么是食物過敏?
當人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發生異常過度反應即為過敏反應,食物過敏即機體對特定食物產生異常免疫應答。簡而言之,就是食物中的過敏原進入我們的消化系統后,保護我們抵御有害細菌的免疫系統對食物產生像對抗毒性病原菌那樣的反應,引起消化系統乃至全身性的反應。通俗來講,食物過敏就是我們吃下某種或多種食物之后,直接或間接的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的現象。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當人體的免疫力提高之后或許就不會出現過敏反應。
最常見的過敏反應是血管神經性水腫和各種皮疹、濕疹。此外尚可引起鼻炎、結膜炎、復發性口腔潰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紫癜、心律失常、頭痛眩暈等,甚至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全身反應嬰兒期食物過敏尚有發生猝死綜合征的報道,應予重視。
2.什么是海鮮過敏?
據研究,海鮮之所以能夠引發某些人群產生過敏癥狀,主要是因為海鮮中富含一種或幾種過敏原蛋白。這些過敏原直接或間接地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并引起組織胺、肌肽等一些化學介質的釋放,繼而產生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最終引發人體產生各種過敏癥狀。
常見海鮮過敏的癥狀有:腸道性潰瘍、上吐下瀉、皮膚紅腫、皮膚瘙癢等,嚴重者甚至可以危機生命。
3.吃魚過敏就不能吃蝦了嗎?
實際上,不同的海鮮其過敏原蛋白并不相同,而且含量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在魚類中主要過敏原是魚肉中的一種小清蛋白,而在蝦蟹等甲殼類及軟體動物中是肌肉中的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等。因此,對一種魚過敏并不意味著對其他魚過敏,更不意味著對蝦蟹也過敏。由此可見,如果對黃花魚過敏,仍然有機會安全地吃到美味的蝦蟹等,甚至可以吃三文魚等其他品種的魚。
因此,若發現自己吃海鮮時有過敏的現象,要查出過敏原,此后盡量對可能含有此過敏原的食物忌口。
此外,食品生產者已經注意到海鮮過敏對消費者的影響。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如酶技術、超聲波處理、高能射線輻照等的綜合運用能夠有效降低過敏原的活性。食品加工以這些高新技術為依托,有望開發出低過敏性的海鮮。
作者簡介:尚婧,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研究生,國家公共營養師,全國健工委食品安全宣教中心原創欄目編輯。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