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橘紅丸——具有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化橘紅、陳皮、法半夏、茯苓、甘草、炒紫蘇子、炒苦杏仁、紫苑、款冬花、麥冬、瓜蔞皮、知母、桔梗、地黃、石膏組成。
適應癥:用于痰熱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滿氣短、咽干喉癢。
用法用量:口服用藥,一次2丸,一日2次。
用藥注意事項:本品適用于肺熱燥咳,其表現為干咳,咽喉干燥,痰少而質粘,不易咯出,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同時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桔遠止咳片——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本方由桔梗、遠志流浸膏、百部流浸膏、鹽酸麻黃堿、甘草、桔子油、薄荷腦組成。
適應癥:用于咳嗽痰多,咳痰不爽。
用法用量:口服用藥,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醫囑。
麻杏止咳片——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麻黃、苦杏仁、石膏、炙甘草組成。
適應癥: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及喘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用藥注意事項:用藥期間,不宜服用滋補性中藥,同時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服;脾胃虛寒泄瀉者慎服。
止咳定喘丸——具有清熱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苦杏仁(炒)、麻黃、石膏、紫蘇子(炒)、厚樸(姜制)、陳皮、甘草、罌粟殼(蜜炙)、茶葉組成。
適應癥:用于咳嗽氣喘,久咳不止。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用藥注意事項:服用本品同時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本品含有罌粟殼,不宜久服,兒童禁用。
感冒止咳片——具有解表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
本方主要成份由柴胡、青蒿、桔梗、金銀花、連翹、苦杏仁、葛根、黃芩、薄荷腦組成。
適應癥:用于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傷風咳嗽,咽喉腫痛,四肢怠倦,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用藥注意事項:用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同時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止咳化痰丸——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麻黃、射干、陳皮、百部(炙)、款冬花(炙)、半夏(姜制)、桔梗、五味子、豬牙皂、干姜、甘草、葶藶子、細辛、紅棗、郁金組成。
適應癥:用于哮喘,痰盛,氣急喉鳴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粒,一日2-3次,溫開水送下。
用藥注意事項:肺腎虛弱之哮喘癥忌用。
消炎止咳片——具有消炎,鎮咳,化痰,定喘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胡頹子葉、桔梗、太子參、百部、罌粟殼、麻黃、黃荊子、南沙參、穿心蓮組成。
適應癥:用于咳嗽痰多,胸滿氣逆,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芩膽止咳片——具有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黃芩、豬膽粉、魚腥草、苦杏仁、白果、桔梗、荊芥、薄荷腦組成。
適應癥:用于風熱咳嗽、痰多氣促或咳吐腐臭膿痰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用藥注意事項:個別患者發生便秘、惡心,孕婦慎用。
強力止咳寧片——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金銀忍冬葉干膏粉、滿山紅油組成。
適應癥: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咳嗽屬肺熱實證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
蘇黃止咳膠囊——具有疏風宣肺,止咳利咽的功效。
主要成份由麻黃、紫蘇葉、地龍、蜜枇杷葉、炒紫蘇子、蟬蛻、前胡、炒牛蒡子、五味子組成。
適應癥:用于風邪犯肺,肺氣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癢,或嗆咳陣作,氣急、遇冷空氣、異味等因素突發或加重,或夜臥晨起咳劇,多呈反復發作,干咳無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感冒后咳嗽或咳嗽變異性哮喘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療程7-14天。
不良反應提醒:用藥偶見惡心、嘔吐,胃部不適,便秘,咽干。
用藥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孕婦忌用。
介紹到這,相信大家對上述10種止咳中成藥的辯證使用,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請在??漆t生或執業藥師指導下合理選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切勿擅自試用喔,更多健康與用藥問題,可@玥亮說藥 加關注,喜歡的朋友歡迎轉發、收藏備用,您的點贊是最暖心的鼓勵。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