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一個永不落幕的話題,不論任何時候,身體健康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所以食品安全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重中之重。但某些不良商家不惜用大家的健康拿來換取私人利益,出現了假藥、假奶粉、假口罩甚至是假疫苗,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在挑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在本次315“2020-2021年度中國大健康行業十大消費黑榜事件”中,食用油抽檢出致癌物超標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用油竟然也會致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1年1月15日,由廣西發布的首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顯示,在本次的食用油抽檢結果中發現,有部分油里面酸價和苯丙芘嚴重超標,而且隨后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通過抽檢也發現,當地某糧油貿易生產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豆油中的有害物質也嚴重超標。
食用油家家戶戶都有,在日常飲食當中,不論是涼拌、炒菜還是做湯,食用油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大家一般都是使用的植物油,畢竟植物油要比動物油更加健康。
平時吃的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又有什么不同呢?為了家人健康,在選購食用油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選購食用油要注意分辨其優劣,食用油的包裝上都會有等級之分,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食用油的等級越高油就越好,主要是看油的精煉程度,也就是說,精煉程度越好的油等級越高。一般一二級的油精煉程度高,但是油色會比較淺,可以用來炒菜,拌菜等。而三四級的油味道會更香但是油色較深,做菜的色澤可能沒有那么好。
其次,在購買時要注意觀察食用油的原材料,市場上的食用油大部分都是非轉基因食用油,但是也不乏轉基因食用油。轉基因食物目前還不能被證實對人體無害,一般建議是選擇非轉基因。
最后,選擇食用油時還要注意看食用油的生產方式,市面上的植物油有兩種生產方式,一種是通過物理壓榨的方法,這種油一般極大程度的保留了食用油的香味與其中的營養物質,但是價格也會相對昂貴一些。還有一種是采用化學浸出的方式生產出來的油,這類食用油都是采取“六號抽提溶劑液”進行萃取的,會有一些化學殘留。
不論是哪種食用油,都要選擇適合自己和適合家人的才是最好的,炒菜可以選擇花生油、大豆油等耐高溫且不易產生有害物質的油;做涼拌菜時,可以選擇橄欖油、亞麻籽油等;油炸烘焙時,則可以選擇耐熱性好的牛油、豬油、黃油等……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