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刮黃金、河水淌白銀、陽光灑珍珠、溫泉似寶盆……”
承德地處燕山山脈和內蒙古高原連接地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造就了這里風能、太陽能、水能等豐富的資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市通過向“綠”要能源,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適度有序發展風電,積極發展光伏發電,深度挖潛發展水電,持續用力推進核電,加快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生產應用產業基地,清潔能源項目全面開花,清潔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當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形勢下,承德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定位,為我市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平臺。作為全市“3+3”綠色主導產業之一,清潔能源產業風生水起,匯聚起“風”與“光”的巨大能量。
產業培育催生“綠色能源”
——依托豐富資源優勢,搶抓國家政策機遇,打造功能齊備、產業鏈完整的產業發展格局
藍天、白云、高聳的白色風葉與綠色的草原融為一體。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牧場羊百順風電場,不僅是當地的美麗景觀,更成為了輸送清潔能源的綠色基地。曾經,壩上惱人的“白毛風”,如今,已成為我市清潔能源的“寶貝”。
由于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我市清潔能源種類多樣、資源富集,全市風能資源可開發量113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可開發量1068萬千瓦,水資源(含抽水蓄能)可開發量1073萬千瓦,每年可獲得用于能源方面的生物質資源量370余萬噸,地熱田已發現12處,地下熱水日可采量達1.2萬立方米。
資源即是優勢。對我市而言,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更是吸引力和競爭力所在。
近年來,我市先后編制了新能源示范城市發展、國家級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落地、風電項目落地、國家生物質能供熱示范區等多項規劃,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全市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
我市依托豐富資源優勢,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全面推動清潔能源發電端、生產端和應用端“三端發力”,著力建設風電、光伏、水電(含抽水蓄能)3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發電基地;著力打造集風電裝備、光伏組件、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等清潔能源裝備生產制造基地;著力創建智能微網、智能充電等清潔能源應用示范基地。打造功能齊備、產業鏈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格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定位,既為我市發展劃定了“底線”和“紅線”,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平臺”。新能源開發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經濟增長引擎,成為最有創造就業和財富能力的新經濟支柱。
項目帶動促進“綠色發展”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清潔能源步入了全面、快速、規?;l展重要階段
在平泉紅山工業園平泉希翼綠色能源制造有限公司,道路兩邊一排排白色的路燈桿整齊排列,一個個螺旋狀的紅色風力發電裝置隨著風向輕快地轉動。
公司負責人沈建軍說,這幾年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從最早的興隆源礦業投資入股到現在的能源制造公司。目前公司主要從事風能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產業,產品風機主要銷往國外,無論是對環境保護還是從長遠利益來看,無疑這個“轉身”都是正確的選擇。
在承德縣六溝鎮大榆樹溝村的山坡上,綿延著墨藍色的光伏發電板,灑在山坡上的陽光變成電流,為千家萬戶送去綠色清潔的能源。
這里是國家電投承德分公司六溝20兆瓦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量可達3220兆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0.37萬噸,減少大量煙塵及有害物質的排放。
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和轉型升級都要求承德必須發展低碳、環保、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業。
目前,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所引發的帶動作用,正在承德市域內日益顯現。
風電產業發展迅速,承德百萬千瓦風電基地二期工程全部獲得核準,已建成項目7個,全市投產、在建及開展前期項目總規模604.74萬千瓦;
全市第一批131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現已全部建成并網,第二批301個村級電站和16個48萬千瓦集中式扶貧電站正在抓緊推進前期及建設工作;
水電建設取得突破,全市已建成常規水電站31座,總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發電量0.46億千瓦時;
地熱開發穩步實施。全市已探明地熱溫泉點12處,現有豐寧洪湯寺、圍場山灣子、隆化七家及茅荊壩、承德縣頭溝等8處地熱資源被開發利用;
電網建設。全市共有500千伏輸變電站4座,220千伏輸變電站20座,110千伏輸變電站62座……
全市清潔能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實力明顯提升,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步入了全面、快速、規?;l展的重要階段。發展清潔能源,不僅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更為我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添強勁引擎。
產業延伸助力“綠色生活”
——增進百姓福祉,優化產業布局,為可持續綠色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我們的溫泉歷史悠久,村里建設了溫泉水井集中供水,全村有80多戶人家按照星級旅游示范戶的標準改造自家房屋,開起了溫泉民宿,戶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上。”隆化縣七家鎮溫泉村黨支部書記劉曉林說。
隨著我市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壩上的風、灤河的水、灑在紫塞大地上的陽光,都化作電流送入千家萬戶。與此同時,地熱能源、生物質能源、天然氣能源,也悄然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用上了自家發的電,電燈都比以前亮了,家用電器也越添越多。”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村,村民張振武告訴記者,自從院子里安裝上風機和光伏板,再沒交過電費,平均每天發的20度電,自己用不到4度,剩余的都賣給國家電網。“這是想都不曾想過的好事呀!”
我市通過向“綠”要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項目全面開花,清潔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由此帶來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也讓更多的人們從中受益。
據了解,到2020年,一批新一代風電、光伏和儲能裝備制造項目落地實施,清潔能源電力裝機突破900萬千瓦,清潔能源總產值達到300億元以上。
有序推進風電基地建設。在承德百萬千瓦風電基地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產的基礎上,百萬千瓦風電基地三期工程開工建設,部分項目建成并網;
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全力實施光伏扶貧工程,確保項目早投產、早見效,貧困人口早受益、早脫貧,到2020年,爭取全市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00萬千瓦;
著力擴大水電開發規模。加快開發小水電項目,重點抓好“1+4”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跑辦和建設,爭取全市水電裝機達到25萬千瓦;
全力做好核電爭取工作。合力推動雙峰寺熱電聯產小型核反應堆項目,緊盯國家政策,持續做好河北長河核電項目推進工作……
未來,承德市清潔能源產業布局將更加優化。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