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從飯桌上的蟹殼到被丟棄的地溝油再到現在的農作廢棄物秸稈,它們統統都從廢棄垃圾變清潔能源。所以我們不禁感嘆,原來寶物就在我們身邊。
當飽滿的谷粒被潁上縣的農民伯伯收進糧倉,那一地一地的小麥秸稈便被打包成一個個圓柱形的秸稈捆垛,再經過收儲轉運,被送往附近的電廠。
用來干嘛?用來發電。
電廠通過對小麥秸稈等各類農林廢棄物進行燃燒處理,利用熱能發電,年處理量約30萬噸,年發電量2.25億千瓦時,目前承載了潁上縣大部分秸稈及其他農林廢棄物的處理任務。
為了避免農民直接燃燒秸稈帶來污染,該電廠的工作人員跑遍潁上縣各個鄉鎮收購秸稈,他們預計今年午季收購秸稈8萬噸。而且焚燒秸稈發電,煙氣排放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具有很好的減污降碳成效,是妥妥的環境友好型項目。秸稈焚燒發電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實現了“變廢為寶”。
而且對于村民來說,政府將秸稈收走對他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因為每次豐收,秸稈都會讓村民費很多力氣。比如說還田,會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后續的耕種作業。但是要徹底清理秸稈,還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被發電廠收走,不僅省了他們的力氣還能讓他們賺一筆錢,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目前,安徽皖能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為響應有關部門發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體系的號召,積極推進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生物質發電項目開發,目前已投運潁上、合肥長豐兩個生物質發電廠項目,裝機容量已達6萬千瓦,2021年處理農林生物質55萬噸,發電3.68億千瓦時,減少標煤消耗11.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萬噸。
標簽:生物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