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大漲之后,特斯拉股價開始出現不斷下跌。9月8日,特斯拉股價當天暴跌21%,創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就在那周,特斯拉股價最高曾漲至502.49美元,這樣算來,特斯拉股價回調幅度高達34%。
記者留意到,不僅特斯拉,國內幾家造車新勢力也在經歷股市風云。跨過了多輪融資、車市下跌、新冠肺炎疫情等一道道坎后,造車新勢力還要面臨股市的考驗,這種過山車式的股價波動對它們影響幾何?
新勢力股價波動明顯
8月27日,小鵬汽車登陸美國紐交所,股價開盤即飆升超過60%。不過小鵬汽車的股價高光時刻略為短暫。在經歷最高漲至25美元,而今險守20美元關口,上市7日股價下跌超過13%。此前,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I”。此次成功上市,使得理想汽車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后第二家登陸美股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然而,美股上市一個多月來,理想汽車股價波動頻繁。蔚來汽車在美股上市后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跌跌不休的狀態,直到今年國資入股,股價才開始企穩回升。
有分析認為,此次汽車企業美股股價的突然下跌可能是由于市場連續上漲之后的階段性回調,大概率屬于階段性的波動盤整。但是如此大幅度的股價波動與企業自身表現息息相關。
以理想汽車為例,其招股書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為19億元,與今年第一季度的8.52億元相比,環比增長128.6%;凈虧損7520萬元,而上一季度凈虧損7700萬元。雖然從賬面數據來看,理想汽車業績逐步好轉,而且車型也開始量產,但資本市場卻出現了發展整體向好,股價下跌的情況。再來看蔚來汽車,在推出BaaS換電服務、完成總額17.3億美元融資,單月交付量新高后,股價卻較高點時下跌8%。
對此,某自主品牌相關負責人指出,資本市場整體的波動對造車新勢力的股價走勢帶來一定影響。但“業績好,股價跌”更主要是外界對造車新勢力基本面以及未來發展持不太樂觀的態度。在造車新勢力上市之后,資本市場并沒有看到支撐高估值的有利因素,因此,大環境稍有變化,例如中美關系等問題出現后,資本就會紛紛外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造車新勢力近日發生的質量事件也對其品牌形象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對股價也是利空。”該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累計上漲400%。然而進入9月以后,其股價結束了兇猛的漲勢,開始轉為下跌。市值一度蒸發約820億美元,超過了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市值總和。市場認為,造成特斯拉股價受挫的直接原因,包括公司在本月初公布的50億美元股票發售計劃以及未能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相比于對特斯拉的高估值,其盈利能力卻受到質疑。
股價沖擊 盈利更難
“新勢力股價的大起大落本質上還是因為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業績(包括汽車產銷量和公司財務數據)尚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尤其是稍微有負面消息和月度銷量不達預期,均會引起資本的殺跌,恐慌出逃。而一旦有利好消息,投機資本就會順勢而為,從而導致其股價大起大落。”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對記者說。
“國內造車新勢力在美國股市的股票價格調整,基本上體現了其目前的投資價值。”新能源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平對記者表示,股票價格表面上反映的是股票供求關系,實際上是股東對公司的未來經營信心的體現,并且對股東和公司的關系產生影響。股票價格跌幅較大,雖是負面消息,但它能及時提醒公司應盡快適當地調整經營行為,比如促進產品、技術和收益等盡快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等。造車新勢力下一步應以高技術產品為基礎,提高在國際新能源市場上的參與程度,提高產品溢價能力和品牌信譽度。
誠然,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在汽車市場站穩,走上良性發展軌道才是關鍵。不過,造車新勢力盈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到今年上半年,特斯拉才實現連續兩季盈利,有望實現首次全年盈利。國內這幾家造車新勢力也都是從零開始,汽車產業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非常長,競爭也非常激烈,短時間盈利幾乎不可能。”上述自主品牌負責人說。
吳輝指出,股價的大起大落對于造車新勢力的融資影響是最大的。由于目前造車新勢力尚不具備“自我造血”功能,需要依靠外部融資維持企業經營,所以股價的起落對公司的融資環境影響較大。一旦股價大幅下跌,可能影響到它們的下一輪融資。
立足根本才是發展之路
東吳證券研報,從特斯拉的發展路徑來看,造車新勢力想要存活下來,需要達到年銷量3萬~4萬輛;年銷量7萬~10萬輛決定其能否盈利;年銷量15萬~20萬輛,決定其現金流能否自給。對比特斯拉,國內造車新勢力經過角逐,將有3~5家存活下來。
雖然近期股價波動較大,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頭部新勢力已經開始走上量產階段。理想汽車首款車型“理想ONE”于去年年底開始向用戶交付。到今年6月底,這款車已交付超過1.04萬輛。蔚來汽車8月交付量同比增長104.1%,創月度交付量新高。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表示,隨著公司不斷提升蔚來所有車型的產能,9月的產能將達到5000輛,以對未來交付量形成支撐。
“與短期股價波動相比,新勢力的產品、交付、生產經營活動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部分。”上述自主品牌負責人如是說。
公開消息顯示,理想汽車近日遭遇連續質量問題。8月6日,在廣東的一輛行駛中的理想ONE發生了意外事故,導致車輛起火。8月9日,廈門的一輛理想ONE又發生了“斷軸”事件。雖然后續理想汽車官方在第一時間回應稱,兩次事故都與理想ONE本身的質量無關,但連續發生的事故也讓用戶與投資者心存疑慮。
“純電動汽車行業的盈利模式,目前僅以電動化這一方面支撐是不足的。在電池技術取得大的突破前,車輛產品必須是以更多的智能化、網聯化以及產品外觀設計上造成品牌溢價,形成更多助力,盈利模式才可以講得通。”曹廣平說,國內造車新勢力自己的運營情況以及一系列經營行為、發展潛力也決定了其股票的漲跌。國內新勢力國外上市,走向國際資本市場,其實也是我國汽車產業走向國際的一部分。造車新勢力能在美股上市是好事,但產品能跟著走出去更重要。“面對股市風云,新勢力目前首先當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真正做好技術、產品、質量等。”
吳輝指出,造車新勢力面對大起大落的股市變換,應該認清本質上還是投資者對于公司產品產銷量和經營情況的擔憂,所以最根本的還是做好汽車產品本身,提高產銷量,用良好的經營數據來回應股市的起落。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講,目前產品行為是國內的,融資行為是國際性對,在一定程度上是錯位的。”曹廣平表示,造車新勢力不能僅盯著國內的政策和補貼,而要在是否可以調整換電模式的技術路線,如何優化純電動產品的技術路線,尤其是先進電池的技術路線以及降低成本等問題上深入思考。“只有改變產品戰略眼界窄,融資戰略眼界寬的狀況,企業才能有更大更長遠的發展,才能真正成長為國際化的車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造車新勢力、國際資本市場的寵兒。”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