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飲品,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煮食。煮牛奶的正確方法,大多數人平時煮牛奶的習慣都是錯誤的,都沒能發揮出牛奶的最大功效。那么煮牛奶的正確方法是什么呢?有哪些禁忌和注意事項呢?接下來生活小竅門小編就會給大家詳細講解。
煮牛奶的溫度掌握
熱牛奶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牛奶的溫度,維持在六七十度即可,不可超過七十度,不然會將牛奶中的乳糖焦化,導致牛奶營養流失。
煮牛奶時的火候掌握
牛奶加熱時不要使用小火慢慢的溫熱,而是應該選擇大火熱牛奶,這樣能夠保證牛奶的成分不會流失,牛奶中的蛋白質不會遭到破壞。
正確使用微波爐加熱
微波爐加熱時不可將袋裝牛奶或者盒裝牛奶直接放進去,而是將牛奶倒入微波爐專用容器內,然后再放入微波爐中加熱才可以,不然不但牛奶營養成分流失,還容易引發爆炸。
一:煮牛奶要用旺火,忌用文火煮
牛奶適宜用旺火煮,用文火煮牛奶所需的時間較長,牛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容易被空氣氧化而遭到破壞,從而降低了牛奶的營養價值。
但要注意的是牛奶不宜長時間用高溫旺火煮。有些人為了消毒徹底,就長時間高溫煮牛奶,這是不對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加熱時,牛奶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微粒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當牛奶被加熱到60~62℃時就會出現脫水現象,其中的蛋白質微粒會由溶膠狀態變成凝膠狀態,隨后還會出現沉淀;當溫度達到100℃時,牛奶中的乳糖便開始焦化,使牛奶變成褐色,并逐漸分解生成乳酸,同時產生少量甲酸,使牛奶變酸。這樣,不僅牛奶的色、香、味變差,營養價值也大打折扣。
此外,牛奶中還含有一些極不穩定的磷酸鹽成分,在高溫下這種酸性磷酸鹽會轉化成不溶性的中性!磷酸鹽沉淀下來,會影響牛奶的質量。因此,牛奶不要用文火煮,適宜用旺火煮,但不要長時間用高溫煮。
二:豆漿和牛奶不能在一起煮
豆漿與牛奶都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有人認為,將豆漿和牛奶混合后煮后飲用,可以達到二者互補作用,而提高營養價值,并可同時吸收豆漿和牛奶的營養。這種想法實際上是錯誤的。
因為,豆漿和牛奶雖然都需要加熱煮沸飲用,但兩者成分不同,烹煮的要求也就不同。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腸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這種成分需要在加熱100℃的環境中,經過數分鐘才能被破壞。否則,未經完全煮沸的豆漿,食后易引起中毒。而牛奶只需低溫煮沸便可,若在持續高溫中煮沸,則牛奶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會受到破壞,因而降低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由于牛奶和營養達到可食程度所需的溫度不同,前者需要較長時間充分沸騰,后者則不宜過分烹煮。因此豆漿與牛奶是不宜同煮的,否則會因此降低營養價值,并對人體產生危害。
三:不宜用牛奶煮荷包蛋
有的人喜歡用牛奶煮荷包蛋,認為這樣既營養豐富又省時省力,其實不然。
用牛奶煮荷包蛋,雖然在操作上的確會省力,但是從營養角度考慮卻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牛奶的沸點比較低,往往不用加熱多久就會開鍋,而此時的雞蛋還處于半生不熟的階段,其中的細菌還沒有被完全殺死。而如果要把雞蛋完全煮熟,牛奶中的蛋白質又會因為長時間加熱而損失掉一部分,而且牛奶也容易溢鍋。
因此,將牛奶和雞蛋一起煮是不利于營養保健的。要充分保存雞蛋和牛奶兩者的營養,還是要將兩者分開來煮。
四:煮牛奶時不宜加糖
不少人習慣在煮牛奶時加一些糖,認為這樣煮出來的牛奶又甜又好喝,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在煮牛奶時加糖,牛奶中的賴氨酸與果糖在高溫作用下會生成一種有毒物質——果糖賴氨酸。這種物質不但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人喝了這種牛奶后會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腹瀉等癥狀。兒童經常喝加糖煮出來的牛奶,對智力發育十分不利。
除了上面介紹的禁忌事項需要注意外,煮牛奶的正確科學的方法是隔水加熱,用旺火煮牛奶,煮沸后關火,等10秒鐘左右再開火煮,如此反復煮三四次,既能保持牛奶的營養成分,又能有效地殺死牛奶中的有害細菌。如果煮牛奶非要加糖的話,其正確方法是先把牛奶單獨煮好,等稍微涼后再把糖加入。若使用微波爐加熱牛奶的話,要小心時間不要長,因為溫度一高,牛奶的營養素會被破壞,還要注意使用微波爐加熱會有溫度不平均的現象,所以喝之前要搖一搖才不會被燙到。另外,還有很多人常常選擇奶粉,奶粉的營養成分是和鮮牛奶相似,但是沖泡奶粉時,注意水的溫度不要超過60℃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