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已采取措施改善其Leaf電動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速度,使其增速低于預期,這表明本周日本國內市場開創性的零排放掀背車具有更長的行駛里程和更低的價格。
日產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放棄了幾天前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銷售預測,并在田納西州士麥那市新的鋰離子電池工廠的盛大開業典禮上拔掉了插頭,幾天前,升級是在幾天前完成的,升級前該工廠使用了一部分$來自美國能源部的14億美元(A1.35b)貸款。
通用汽車緊隨通用汽車宣布將于明年發布的全電動葉子版雪佛蘭Spark之前,該車型也將緊隨其后–該車型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該公司已選擇不進行最終銷售。在此階段定位。
考慮到通用汽車不得不撤消其對增程器沃爾特的美國銷售預期,這并不出乎意料。沃爾特本月在澳大利亞以霍頓的形式正式發售,而且在全球電動汽車對Leaf的緩慢接受的背景下,三菱的i-MiEV和其他電動汽車現已投放市場。
中心圖片自上而下:三菱澳大利亞公司的Mark Whyte三菱i-MiEV 2013日產Leaf Chevrolet Spark EV。
盡管6月份Leaf受到了高度宣傳,但澳大利亞的電動汽車銷售也停滯不前。
日產原本預計今年在美國的Leaf銷量會翻番,但現在正努力與去年的銷量保持一致。
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在售出了9679片葉子,戈恩曾承諾在將這一數字翻一番,但在截至10月31日的10個月中,美國的銷量僅達到6791筆。因此
,戈恩先生被迫放棄了他的期望,告訴彭博電視臺。墨西哥城的一位發言人說:“我們今年的預測將無法實現。”
艱難的電動汽車銷售環境為將于12月4日在墨爾本舉行的澳大利亞電動汽車會議提供了陰暗的背景。
該會議由澳大利亞未來氣候組織,將探討電動汽車市場的狀況和政府政策的制定。
主題演講將由維多利亞州交通運輸部為期四年的電動汽車試驗(該試驗于2014年中期結束)的經理克里斯蒂安·漢德伯格(Kristian Handberg)致辭。
但是這次會議的暗流將是國內外電動汽車出人意料的緩慢發展。
雖然日產的Leaf被譽為世界上第一臺大規模生產的電動汽車,但該車于5個月前在這里以51,500美元的價格在水中推出,最初在澳大利亞的銷售目標為300輛。
但是,本地注冊數據顯示,Leaf的銷量已經從6月推出時的30歐元的高位下降到上個月的4輛。
去年八月推出后,三菱的微型i-MiEV的銷售也減慢了點滴。
自該車在澳大利亞正式發售以來,只有44輛i-MiEV進行了注冊,在過去的七個月中只有六輛。
今年到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共售出了82輛電動汽車,VFACTS的數據顯示14輛i-MiEV電動汽車和68輛Leaf電動汽車的注冊,其中大部分為商業銷售(51輛,私人客戶為31輛)。
自發布以來,不包括啟動前注冊在內,i-MiEV和Leaf在澳大利亞的總銷量為112輛。
盡管銷量很少,三菱澳大利亞公司i-MiEV的大客戶經理Mark Whyte告訴GoAuto他并不擔心。
他說:“與其說是大筆生意,不如說是品牌推廣活動?!?“這總是要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做好市場準備。”
三菱并未退出其最初的電動汽車計劃,該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在每種車型中提供某種形式的電動驅動器-全電池,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或增程器混合動力。
Whyte先生表示,市場對電動汽車的猶豫明顯與以下事實有關:在這些早期階段,購買電動汽車比購買帶有內燃機(ICE)的汽車更為復雜。
他說:“這不同于購買槍騎兵?!?“汽車的價格(48,800美元)改變了經濟狀況,對許多公司而言,這使它成為一個多部門決策?!?/p>
他說,車隊經理并不感到興奮,因為他們可以用相同的費用購買另外兩三輛車,但是政府部門和市場人員希望它們具有促銷價值。
“今年6月,我從一個政府那里得到了同意,他們仍在通過議案,為一切做好準備。
“他們必須組織充電基礎設施,并尋求能源供應商和其他東西。在大型企業中,只有標準車才能帶來的麻煩。”
然后是居住在公寓樓中的私人買家的問題。
“他們必須經過法人團體的監督,當然,沒有人愿意為別人的電費買單,因此必須有一個單獨的電表,而建筑經理必須參與其中?!?/p>
Whyte先生說,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改進,“能量密度通過屋頂”,電動汽車的設計選擇正在打開。
“這意味著,如果購買者選擇了電動的,他們將能夠根據自己想花多少錢來選擇100公里的電池,200公里的電池或300公里的電池。
“您甚至可以在汽車上以100公里的電池行駛,并為假日旅行租用500公里的電池。這樣就避免了在城鎮時隨身攜帶昂貴且笨重的大型電池。”
今年的澳大利亞電動汽車大會將吸引廣泛的關注方,包括技術創新者,供應商,政府和制造商。
賽事組織者亨利·奧克萊里(Henry O'Clery)是澳大利亞未來氣候組織(Future Climate Australia)的執行董事,他對澳大利亞汽車業的未來充滿信心,這部分取決于電氣化。
O'Clery先生說:“澳大利亞現在處于幸運的位置,因為我們實際上擁有了本土電動汽車行業的所有要素?!?/p>
“我們需要研究如何利用這一點來促進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
“這將是一場災難,因為隨著創新者將其才能和技術帶到海外市場,我們無法讓這個領導職位落入我們的手指?!?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