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要落實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新建居住社區按照不低于1車位/戶配建機動車停車位,100%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建設安裝條件。
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意見》精準判定了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的充電短板。《意見》的發布,將為綠色出行注入新活力,新能源汽車或再次迎來爆發。
打破充電壁壘,新政助力釋放新活力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問題,并未因續航的提升而有所緩解。即使目前主流的續航能力已從一開始的300km朝著400+km轉移,甚至眾多優秀車企已開始邁向500+km,遠遠高于眾多小型車滿油箱狀態下的300~400km續航,情況依舊如此。
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礎充電設施的不完善。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統計,截至2020年8月, 我國累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37.3萬輛,同比增長25.8%。而新能源充電樁保有量僅有138.2萬個,車樁比僅為3.16,而標配為1:1。其中,公共類充電樁為59.2萬臺,缺口依舊非常嚴重。
“100%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將使得充電樁呈爆發式增長,充電樁密度極大提高,未來“充電比加油更方便”或成為現實。如果綠色出行的核心用戶體驗邁出根本性的一大步,那么未來新能源汽車才能真正成為最有潛力和市場主導力的汽車。
新政之外,新能源車企能做些什么?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市場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大浪淘沙下,勝出的一定是有技術的實力派。除了各項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們也在積極堅持科技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
例如在續航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電池研發的愈加深入,電池能激發的潛力也越來越大。目前主流的續航能力已從一開始的300km朝著400+km 轉移,很多優秀車企已開始邁向500+km。同時,新能源汽車更多的先進技術,也可以幫助汽車續航得到保障,例如先進的能量回收技術。
在電池性能和壽命方面,新能源汽車也在不斷探索。
而在日新月異的電池技術之外,智能網聯科技的迅猛發展,更是讓曾經只在電影里出現的科技場景,真實、自然地來到了普通消費者身邊。
“互聯網+5G+智能電網”
開通近60萬座基站、發展超過1億套餐用戶,我國的5G商用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那么5G究竟能夠為充電樁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在5G基站方面,由于5G基站需要使用高頻通信并支持大容量和高速的需求,因此5G時代將需要大量微型基站來完成更密集的網絡覆蓋。
但在基站建設過程中,存在站址獲取基站精準的定位,能清楚地定位附近充電樁,以及空閑狀態。
5G時代充電方式,手機進入這有電小程序,清楚地看到充電中的訂單。
而無論從高度、間距,還是從電源配套等角度考慮,智慧充電樁都是5G微基站的天然載體,屬于5G新基建浪潮的受益者。
通訊傳輸設備:采用工業級網關插座取代DTU,具有豐富的接口及強大的功能,負責接收前端各種傳感器的信號值,并將數據按標準加密轉換后通過運營商5G/4G網絡,上傳至數據中心;也負責人臉識別、音頻設備和數據中心之間的通信。
智能電網是指在傳統電力系統基礎上,利用了各類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以及先進的傳感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儲能技術等新技術,形成新一代的電力系統。
分布式電源控制
智能自動化配電
低壓用電信息采集
互聯網
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相關的領域,包括軟件、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先發優勢。
可遠程操控
運營后臺,可在線查看站點、設備、訂單、收益、提現,還可以遠程數據調控。無需親自跑現場,就能保障設備的穩定運行。
結語:新能源汽車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以三電技術、智能化、網聯化等為代表的新趨勢,將行業從政策導向推向了以新技術迭代為代表的市場導向新起點。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