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經信委批復同意國網進一步開展上海市電力需求響應和虛擬電廠工作,并要求積極探索互聯網、智能用戶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儲能、蓄能技術、充電樁等新技術應用示范,進一步細化需求響應實施方式,豐富需求響應品種和應用場景。據了解,華東能源監管局今年5月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積極探索虛擬電廠在“十四五”電力規劃和市場建設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另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利用在澳大利亞建成的全球最大鋰儲能電站,正加快建設全球最大的虛擬電廠。9月22日特斯拉電池日活動上,儲能業務的擴張計劃也將是一大看點。
華創證券指出,虛擬電廠可將不同空間的儲能、微電網和分布式電源等聚合并實現自主協調優化控制,已成為解決可再生能源供電波動性問題的主要路徑。風光平價之際,傳統電網儲能需求上升;5G、IDC、充電樁行業的發展背景下,新興儲能需求有望爆發。CNESA預測2020~2024年我國累計電化學儲能裝機復合增長率在55~65%,2019~2024年新增市場空間預計在276~443億元,年均空間在55~88?億元。新基建通信5G基站建設加速,催生備用電源儲能需求迅速提升,預計2021~2023年基站備用電源需求在12~15GWh?左右,單年新增市場空間在100億元左右。寧德時代、陽光電源、南都電源、鵬輝能源、圣陽股份、科士達等儲能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