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印度國家研究院首席顧問阿尼爾-斯里瓦斯塔瓦(AnilSrivatsava)表示,印度計劃將于2030年實現汽車的電動化,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和投資印度電動汽車(EV)市場的擴張。
斯里瓦斯塔瓦于1月11日至13日帶領工業代表團,參加了“全球零排放和全電動汽車”高峰論壇并發表致辭。期間,他邀請中國參與印度雄心勃勃的電動汽車計劃。
斯里瓦斯塔瓦建議建立一個由印度國家研究院支持的印中雙方電動汽車工業協會定期會晤的互動機制。他還建議在今年上半年在北京或其他合適的地點就舉辦一場雙方行業會議,兩方參與者共同探討兩國電動汽車行業之間的合作可能性。
據斯里瓦斯塔瓦介紹,預計到2030年,印度電動汽車銷量將占汽車總銷量的30%,其中包括2536萬輛電動汽車和5917萬輛內燃車型。
高工電動車獲悉,事實上,針對印度龐大的電動車市場,國內已經有部分企業展開布局。
比亞迪在印度已經開始生產電動公交;此外比亞迪和其印度合作伙伴Gold stone也計劃在2021年3月前每年生產不少于5,000輛電動汽車。上汽集團計劃在印度投資5億美元,用于新產品研發,其全資子公司名爵汽車印度公司據透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純電動產品。
長安汽車、現代汽車、長城汽車也已宣布將進軍印度市場,其中長城企業已經開始為其在印度的汽車業務招兵買馬。
除此之外,國內動力鋰電池供應商星恒電源今年10月在新德里成立印度星恒分公司。
據悉,在電動化推動上,印度在通過政府采購、供給側激勵等各種措施來推動產業的發展,在電動化戰略上,印度傾向于從低到高的方式,即先從兩輪三輪的電動化來推動。由于印度本身乘用車和商用車在整體機動車占比不高,進行電動化切換時也相對更容易。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電動汽車相關基礎設施尚匱乏,充電站仍非常少,導致幾乎不可能長途駕駛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使用完全局限于市區范圍,可供消費者選擇的電動汽車產品也極為有限。
再就是,印度電池價格昂貴,與裝配內燃機的同類汽車相比,電池組的高成本使得電動汽車仍舊十分昂貴,而且目前超過一半的印度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仍專注于傳統內燃機和變速系統領域,在電池領域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極其有限。
在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問題上,斯里瓦斯塔瓦表示,印度也在不斷鼓勵電動汽車充電的基礎設施。政府部門和若干部委都積極的致力于推動該項工作的建設,此外,印度還會通過保證能源供應多元化,并且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供能。
另外,他還提到,印度致力于全球環境承諾,并鼓勵開發及采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運輸工具。
但是有意思的是,近日有媒體陸續指出,印度2030年的電動化目標或出現“變質”,可能要通過電動摩托車在銷量上實現突破。
去年,印度向外界公布其電動汽車的目標,在未來五年,確保至少15%的汽車依靠電力驅動,到2030年將電動汽車和電動兩輪車的銷量增加30%。然而,印度當地人民更傾向于購買僅有兩個輪子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滑板車。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印度在路上行駛的4.48萬輛電動汽車中,大約90%為電動兩輪車。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計劃在2020年實現累計600萬-7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或電動汽車的銷售。2017-2018年,印度的電動汽車市場銷量約為5.6萬輛,也就是說,目前的銷量與2020的目標差距超過10倍。
標簽: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