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流能發電機組由通用電氣、勞斯萊斯、阿爾斯通三家國際巨頭聯合研發,最長發電并網時間未超過4個月。
據LHD海洋發電項目總工程師林東介紹,2016年7月,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順利下海發電,2016年8月26日成功并入國家電網,2017年5月25日開始,該1兆瓦發電機組實現全天候發電并網,目前累計發電量已超過95萬千瓦時,其中并入國家電網659925千瓦時。
“2009年開始,我們海歸科研團隊歷時8年,成功研發出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林東說,這套系統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國際國內專利合計58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二所研究員金翔龍表示,海洋潮流能因為儲量巨大、清潔無污染、可預測性強等優點,在世界范圍內受到科技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成為主要發達國家、跨國企業巨頭爭相布局的前沿科技和新興產業焦點領域。
同時,中國海洋潮流能資源儲量豐富。據相關數據,中國可供開發的海洋潮流能儲量為1.5億千瓦,僅浙江舟山可開發海洋能儲量就達700萬千瓦。
根據國家海洋局2017年發布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將以顯著提高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技術成熟度為主線,著力推進海洋可再生能源工程化應用,實現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從“能發電”向“穩定發電”轉變。
林東表示,與國際主流技術相比,中國LHD海洋發電項目采用了“平臺式+模塊化”的科學路徑,有效破解了海上安裝、運行維護、垃圾防護、電力傳輸等關鍵問題,具有裝機功率大、資源利用率高、環境友好性強,海域兼容性好、項目可復制性強等特點。
“目前,世界上掌握潮流能發電并網科技的國家只有英國、美國和中國,但在持續穩定發電并網時間上,我國已經領跑世界。”林東說,下一步團隊將繼續推動潮流能發電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標簽:海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