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充分發揮桃源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桃源鎮政府委托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在桃源地區開展地熱資源勘查工作。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專門成立了地熱勘查項目組,項目組技術人員在系統收集分析研究桃源地區以往有關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多種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最終確定了地熱鉆井井位。
地熱鉆井施工于2017年8月開鉆,最終于2018年7月進行抽水試驗并成功出水,確認井口最高出水溫度41℃,最大出水量302方/日。根據水質報告,該地熱水中鐵、氡的含量達到醫療價值濃度標準;偏硅酸、鋰等的含量接近醫療價值濃度標準。結合以上水溫水質特點,該地熱水可間接用于供暖、醫療洗浴行業。
副鎮長張玉衡在出水現場了解相關情況后表示,桃源鎮擁有5.5萬畝波瀾開闊的平原林海,生態優勢明顯,此次地熱井的成功出水又為桃源旅游的快速崛起增添了籌碼。我們要以高質量的旅游開發為引領,將地熱資源和附近的“荒天池”景區統籌規劃,連點成線,匯線成面,大力推進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休閑娛樂、健康養生等產業,打造名符其實的水鄉森林小鎮。
知識點1
地熱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它作為一種清潔無污染能源,在我國北京、天津、西安等一些大城市作為部分替代常規能源被開發利用,從而起到凈化環境的作用。除此之外,地熱還被應用于地熱發電、醫療保健、休閑娛樂、特種養殖、溫室、旅游等產業。
知識點2
★含鐵量較高的地熱水浴用對貧血、皮膚病有較好的療效。
★偏硅酸主要是對人體皮膚和粘膜有清潔消炎效果,浴用后對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治療有一定的作用。
★鋰對人的中樞神經活動有調節作用,浴用能安定情緒。
★氡可以治療高血壓及某些心血管疾病,浴用可調整神經功能,并有催眠、鎮靜和鎮痛作用,對神經炎、關節炎有良好療效。
標簽:地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