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癥現在已經變成一種常見病和高發病,特別是在悶熱的時候,晚上睡不好覺的人比比皆是。
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顯示,在中國,成年人失眠人數大約占38%。也就是說,大約10個人里面就有4個人睡眠不好。
睡不好,不代表是失眠,判斷是否屬于失眠癥有三個條件:
? 睡眠質量不好。
? 失眠時間超過3周。
? 導致身體功能發生障礙,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協調能力下降等。
1
修復受損
人在睡覺時,身體會啟動修復機制,修復受損的細胞和器官。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保持充足的睡眠,才不會將身體的小損傷積累成為疾病。
2
補充能量
睡覺是一個補充能量的過程,只有晚上睡好覺,第二天才會精力充沛;相反,失眠的人常常會感到心有力而氣不足。
3
排除體內垃圾
一整晚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排出體內代謝的垃圾。所以睡眠好的人,第二天往往是排便容易、神清氣爽;相反,失眠的患者體內毒素排不出去,就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如:肥胖、長痘痘等。
4
調整身體平衡
一個良好的睡眠,能夠幫助我們保持能量、物質、代謝、內分泌平衡。
身體虛弱
▼氣虛
越累越睡不著。
▼血虛
臉色黃、沒有血色,越動腦越睡不著。
▼陰虛陽虛
陰虛生熱,晚上睡不著,手腳還發熱。
體內郁堵
▼氣郁
生氣以后睡不著。
▼血瘀
血液循環不好,心胸憋悶。
▼痰濕較重
形體肥胖,晚上睡覺打鼾。
長期失眠,體內廢物排不出去,不僅會導致人體活力不足,抵抗力下降;還會使人臉色黃、肥胖、長痘,更嚴重的甚至引發代謝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影響睡眠的因素
1.環境:有噪音、光線太亮、有異味。
2.自身:遇事難眠、疾病、藥物影響。
1.預防失眠要從小事做起
睡覺前:不能大量飲水、濃茶、咖啡等飲料;不能過飽過饑;忌七情過激、讀書思慮。
睡覺中:忌當風、對爐火、對燈光睡覺;忌張口、覆首。
睡覺后:忌戀床不起、起床突然;忌大怒。
小貼士
老年人容易供血不足,突然起床容易發生眩暈,因此可以做到起床三部曲:
① 醒了以后,不要著急起身,先在床上躺兩分鐘;
② 清醒以后,慢慢坐起來,在床邊坐兩分鐘,有助于血液循環達到好的狀態;
③ 最后再站起來慢慢走動兩分鐘。
2.巧用聲音來助眠
音樂:選擇聽一些比較舒緩的輕音樂、古典樂等,如《春江花月夜》;也可以收聽助眠類音樂頻道。
聽書:聽一些感興趣的小說,可設置30分鐘時長,既有助眠的功效,又能增長知識。
3.簡易助眠食療方
01
半夏秫米湯
【做法用量】法半夏25克,黃小米100克,用紗布把半夏包起來,與黃小米一起煮粥食用,每日1次。
【適應人群】失眠、心煩、胃不適者。
02
小米棗仁粥
【做法用量】小米100克,炒酸棗仁末15克,蜂蜜30克。小米煮粥,候熟,加入酸棗仁末,攪勻。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適應人群】夜寐不寧、納食不香、便秘者。
03
雪梨燉百合
【做法用量】雪梨1個,鮮百合1個,冰糖或蜂蜜適量。將它們一起放在燉盅中,加水蓋過所有材料。燉盅蓋好,放入鍋水,注入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40-60分鐘可熄火,涼至不燙口即可食用。
【適應人群】口干舌燥、心煩、失眠者。
04
甘麥大棗湯
【做法用量】陳年小麥60克,大棗15枚,甘草30克,加水4碗煎成一碗,臨睡前服用。
【適應人群】更年期心煩、易怒、出虛汗,失眠等人群。
4.簡便易行助眠法
梳頭療法
手指撐開,十指和手指基本垂直,從前往后梳理,從額頭梳到后腦勺,反復十次,頭部側邊也用相同的方法重復十次。
這樣做一方面改善了血液循環,另一方面還可以很好的疏通頭部的氣血。
填臍療法
取酸棗仁30克,研為細末,置之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1日1換。特別適合小孩失眠。
足療法
取吳茱萸15克,打成粉,加白醋適量調勻,置于傷濕止痛膏上,貼敷于腳心涌泉穴,每晚1次。
自制助眠枕
野菊花100克,燈心草100克,蠶砂150克,山萸肉子150克,做成枕芯,以此為枕,可以促進安睡。
【注意】藥枕三個月一換,經常曬一曬。
5.中醫治失眠的千金方
陽虛失眠
癥狀表現:淡欲寐、脈微細;怕冷、四肢冰涼;胃涼、背寒
桂枝甘草湯
【原料】桂枝30克、甘草15克
【功效】溫助心陽、生陽補氣、扶陽補中
【適應病癥】心悸、心痛、心陽虧虛型失眠。
陰虛失眠
癥狀表現:口干舌燥、手腳發熱、大便干結
百合地黃湯
【原料】地黃90克、百合30克
【適應病癥】高血壓、陰虛型失眠、更年期失眠。
小兒夜啼
【原料】3克燈心草、五個知了殼、紅糖適量
【適應病癥】熬成汁,對小孩子失眠很有療效。
干郁失眠
【原料】中成藥逍遙丸或者丹梔逍遙丸,如果伴有上火的癥狀,可以選擇加味逍遙丸
【適應病癥】懸脈緊繃、胸悶心慌、嘆氣打嗝、氣不順暢。
注:藥方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除了這些有效治療失眠的方法以外,還要記得晚上10點半之前上床,半個小時入睡。因為子時(11點-1點)是肝膽排毒的最佳時間,盡量在這個時間睡覺,會改善我們的睡眠質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END——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小五
⊙運營編號:GYZX0002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