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分娩的過程,說是從“鬼門關走一遭”,這種比喻方式一點也不夸張,在這里我為天下所有的媽媽點一個贊。為了能讓更多的媽媽,產后恢復更快、效果更好,今天我們來談一談生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該如何護理?
我國有很多女性缺乏產后的健康知識,更缺乏盆底功能恢復的方式和意義,錯過了盆底肌恢復的最佳時間段,為今后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
為什么生完孩子易造成盆底肌損傷呢?
因為女人在孕期身體會激素分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導致子宮增大,進而會壓迫周圍組織和盆腔器官。而盆腔底部起支撐作用的肌肉、韌帶、筋膜會受到過度的拉伸,形態和功能受到了不可逆的損傷。
分娩時,胎頭從產道娩出,胎頭也會對盆底肌和神經產生擴張和壓迫,導致其多支配的纖維功能缺陷,最終盆底肌松弛及各種功能性障礙。
盆底肌功能障礙對生活有什么影響?
會導致陰道松弛,影響產后夫妻生活;情況較嚴重者可能出現功能性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或尿道膨出、泌尿或生殖道感染等情況,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
盆底肌恢復的最佳時間?護理對策?
生產后的前3個月是盆底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所以產后要及時進行盆底訓練,提高產婦功能恢復效果,減少產后不良癥狀,降低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提高產后生活質量。
自覺進行康復鍛煉:準媽媽在孕28周的時候,可以針對性的學習孕期影響攝入、妊娠知識、盆底功能知識、分娩技巧等。
盆底保護:時刻關注盆底的健康、產褥期避免感染、30天內不要進行體力勞動及盆浴、60天內禁止夫妻生活。
盆底肌訓練:縮肛訓練法,收縮的時間可以控制在5S以內,然后放松5S后,這樣反復訓練30分鐘/1組,每天可以練習3組,堅持60天方可停止鍛煉。
產后42天復查:產婦出院后,醫生會告知產婦42天后,需要復查。檢查項目中,會有盆底功能檢查。醫生會根據產婦的身體情況,提出盆底肌肉鍛煉的方法,有利于產婦恢復。
產后運動要循序漸進
因為產婦的身體比較虛弱,在分娩的過程中一些器官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損,所以在運動時,一定要循序漸進,切勿過早做劇烈運動,否則會適得其反。
與醫生溝通:新媽媽做產后運動前可以與醫生溝通,看看自身情況是否適合運動、什么時間適合運動、運動中的注意事項,可以尋求醫生給自己制定計劃。
注意:順產的媽媽,在產后2-3天可以進行簡單的訓練;剖腹產的媽媽,建議16天后,可以進行簡單的訓練,切記需要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