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網,石油市場已是支離破碎,歐佩克要想達成減產協議真的很難,而且即使達成協議也勢必難以執行。這里有一個替代解決方案:不要再寄望于所謂的機動產油國,而是創造一個機動消費者。換句話說,就是創建一只“戰略石油基金”。今天,能源網小編在此為大家介紹石油市場的未來。
油價崩跌導致石油生產國每年損失1.8萬億美元。富裕的石油出口國削減了自由裁量支出,動用了積蓄,而窮國則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壓力。
實際上,為使油市恢復平衡所需要減少的供應量很少。若能統一、持續地實現這種規模的供應削減,將使價格大幅上揚。但政治因素以及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動向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很多產油國增加產量,以搶奪市場份額。
歐佩克提出的減產協議也是問題多多:利比亞、伊朗、伊拉克和尼日利亞已決定退出并增加產量;歐佩克成員國一貫忽視產量配額;俄羅斯等非歐佩克成員國雖被邀請參加減產,但根本沒有什么激勵因素促使這些國家減產。這就使真正的產量調節落在沙特等海灣機動產油國的身上。
一只戰略石油基金(簡稱TPF)可擔當起增加或減少市場供應的重任。比如,該基金可在即期合約價格低于遠期價格時買入,這種價格結構暗示市場供應過剩。相反,如果油價曲線是近高遠低,即期價格遠高于幾個月后交割的合約價,那么該基金就會賣出。
這聽起來不好組織,畢竟歐佩克成員國在協同行動方面一向做得不好。但讓成員國向一只基金繳納月費,總比強制減產要容易得多。富裕產油國可以支持貧窮產油國,甚至可以去資本市場上為他們的月費融資。TPF可靈活性減少市場上過剩的石油供應,并根據需要,使產品、地域和出口不平衡的狀況得到調整。
對產油國而言,如果市場認為這個結構是可持續的,那么可使油價曲線提高10多美元,使產油國年度收入增加3500億美元或更多。對石油消費國來說,這聽起來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同業聯盟,但這種機動消費國的出現將降低總體波動性以及對極端局勢的擔憂,從而使大家做出更為理性的決定并使未來的供應得到保障。這一模式還允許其他產油國和消費國成為利益相關方,使他們能夠監督和影響基金的行為,而無需形成一致意見。
對于以往過度注重供應管理的石油經濟體來說,這個TPF可以改變節奏,將是修復破碎的市場的最佳機會,符合產油國和消費國的長期利益。
以上就是石油市場的未來的主要內容。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