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網,海洋管道包括海底油、氣集輸管道,干線管道和附屬的增壓平臺以及管道與平臺連接的主管等部分,作用是將海上油、氣田所開采出來的石油或天然氣匯集起來,輸往系泊油船的單點系泊或輸往陸上油、氣庫站。今天,能源網小編在此為大家介紹海底管道的泄漏及預防措施是什么。
與陸上管道相比,海洋油、氣管道的輸送工藝基本相同,但是因為海洋管道工程在海域中進行的,施工方法則與陸上管道線路工程不同。同時,油氣管線還具有輸運量大、穩定和很少受氣候影響等優勢。不過,在海底油氣管道不斷延伸的同時,海底油氣管道破裂引起的事故和污染在國內外都呈上升趨勢。
油氣管線破裂原因大致可歸類為:物理損傷(鋪設不當或焊接不當造成的缺損)、機械損傷、管線材質缺損,材料疲勞和管線內外表面腐蝕等;惡意和故意破壞的第三方損害;不可抗力和外界條件變化,如地震或海床支撐坍塌。
海底油氣管道破裂雖易發生在管線的登陸點和淺海灘涂,但具體地點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加之目前的檢測手段無法保證第一時間探知油氣管線破裂,導致一旦發生破裂溢油量較大。
油氣管線破裂引起的溢油污染程度,取決于管線損害的程度、流體的天然屬性(可壓縮天然氣還是不可壓縮的石油產品)、油氣管線的尺寸、截止閥的位置、油氣管線的水下路徑、作業者應急動員效率以及泄漏檢測水平的高低。
據統計,全球海底油氣管道破裂的原因主要是第三方損害,約占事故原因的50%~60%。比如在我國渤海,海底網管密布,水面則是進出各港灣的航道、魚汛期集中作業的水域,存在其他用海者誤操作的客觀條件,也存在極少數人鋌而走險鉆孔盜油引發溢油事故。所以海底油氣管道需要企業和有關部門加強管理和監督,以減少破裂可能性。
在海底油氣管道破裂中,泄漏檢測水平的高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能否及時堵漏、進行海上收油的前提條件。管線所有者應嚴格執行定期巡檢制度,并提高泄漏檢測和監測能力,提高檢測和監測設備的水平。
另外,海底油氣管道的所有者還應提供管線有關的全部信息,包括鋪設線路圖、詳細的風險段和緊急事故發生時的應對距離等。
就象路面上的交通事故一樣,不管如何預防,海底油氣管道破裂事故都難免會發生。這時,最重要的是適時根據事故級別,迅速實施相應的應急響應計劃,把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海底油氣管道的作業者無疑是應急響應計劃的主要實施者,在事故發生后要控制事故現場,提出實際發生情況和潛在后果的評估,與有關主管部門、應急組織及受影響大眾的民間團體及時通報事故進展,采取減輕環境損害的措施,提出恢復管線正常開通的條件并實施等,努力將油氣管道破裂的損失降到最低。
以上就是海底管道的泄漏及預防措施是什么的主要內容。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