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網,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推動了管道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建成輸油氣管網,大型國際管道已橫跨北美、北歐、東歐乃至跨越地中海連接歐非兩大陸。下面,能源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世界油氣管道發展狀況。
截至2010年底,全球管道干線總長度超過200萬千米。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油氣消費國,干線總長度近100萬千米,超過世界管道長度的40%。
輸油管道:20世紀20年代末焊接技術的誕生,使管道建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1925年英國建成第一條焊接鋼管天然氣管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設了一條得克薩斯州朗維尤至紐約州費城的管徑610毫米、全長2155千米的輸油管道,以及一條得克薩斯州博蒙特到新澤西州貝永的管徑508毫米、全長2373千米的成品油管道。這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標志著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蘇聯建設了一條阿斯塔拉至薩拉托夫的全長820千米的輸油管線。1944年6月,跨越英吉利海峽建設了一條成品油管道。到1959年,美國的原油輸送管網已經發展到25.7萬千米,80%運往煉油廠的原油靠管道運輸。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管道向著大管徑、長距離方向發展。其中,1963年蘇聯建成的友誼輸油管道和1977年美國建成的橫貫阿拉斯加輸油管道是兩個典型代表。70年代,中國建設了青海格爾木至西藏拉薩的成品油管道,全長1076千米,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輸油管道,最高點海拔4857米,全線平均海拔4260米。80年代,美國建設了一條世界上最長的熱輸重油管道,這就是加利福尼亞州圣巴巴拉至得克薩斯州韋伯斯特的美國東西大管道(又稱全美管道),全長2817.5千米,管徑762毫米,年輸油量2500萬噸。
輸氣管道:輸氣管道的建設和發展比輸油管道要晚一些。1950年以前的天然氣工業史,基本上是美國的天然氣工業史。1891年,美國在俄克拉荷馬州建成了一條4千米的天然氣試驗管道。美國第一條高壓(約3.6Mpa)輸氣管道,起點是印第安那州的格林頓,終點是芝加哥,便條約193千米,是管徑219毫米的熟鐵管。20世紀20年代末,隨著焊接技術和無縫鋼管的出現,美國開始現代天然氣管線的建設。1931年建成了兩條現代天然氣管道的原型,一是美國天然氣公司的到芝加哥的1258.5千米輸氣管道,另一條是東潘漢得管道公司的到印第安那州南部的1930千米輸氣管道,都是管徑610毫米。美國1933年已經建成26.2萬千米輸氣管道,1961年發展到102.5萬千米。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建設始于1940年,達沙瓦至利沃夫的管道直徑200毫米,全長68千米;1963年建成第一條管徑1020毫米的輸氣管道,從布哈拉到烏拉爾,全長2200千米;1975年建成第一條管徑1420毫米的超大口徑輸氣管線,全長3641千米。
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造長距離、大輸量的海底天然氣管道。1983年建成的阿意輸氣管道(阿爾及利亞到意大利)管徑為1220毫米,總長2506千米,最高出站壓力達21Mpa,年輸氣量125億立方米,穿越地中海水深608米。2005年建成的“藍流”天然氣管道(由土耳其、俄羅斯和意大利聯合修建),有相當長的部分管道在3000米深的黑海海底鋪設。
以上就是世界油氣管道發展狀況的主要內容。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