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癥狀之一。那怎樣才能有效緩解胸悶不適呢?中醫告訴你個辦法。
中醫認為,督脈對全身陽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最能體現出人的精氣神。而督俞穴能反映督脈經氣的充盈程度及督脈功能的正常與否,因此督俞穴部位出現壓痛、敏感點等變化都可以預示督脈功能出現了異常。因此,督俞穴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循環系統的疾病,對心痛,腹痛,心絞痛,乳腺炎,銀屑病等疾癥均有非常好的療效。
督俞穴作為督脈經氣輸注之所,更是具有寬胸理氣之功,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胸悶不適都有不錯的效果。接下來,我們就來跟大家說說這緩解胸悶不適之法——刺激督俞穴。
督俞穴位置:
督俞穴位于背部,當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時我們要先找到肩胛下角,平肩胛下角的椎骨是第七胸椎。往上一個椎骨,即第六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兩橫指(1.5寸)處即為取穴部位。
點按法:
將拇指按壓在督俞穴,這時會感到酸脹感較明顯,然后用力深按,保持5到6秒,然后松開,休息3秒,再進行點按。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點按督俞穴5到10分鐘。
敲擊法:
敲擊時雙手握成空心拳或用小按摩錘,對督俞穴進行叩擊,每次叩擊50到100下。拍打時要以手掌為著力點,輕拍督俞穴位置,持續約5到10分鐘。
艾灸法:
將艾條點燃后置于督俞穴上方,距離皮膚表面約2到3厘米,以穴位處皮膚感覺溫和但無灼痛感為宜,每次灸10到15分鐘。
拔罐法:
這種方法對于刺激督俞穴功效尤為顯著,一般留罐10到15分鐘后,即可起罐。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拔火罐操作方法過于專業,一般來說,不建議自己在家里操作,以免造成意外的燒傷或燙傷。
刮痧法:
首先要充分暴露背部,在督俞穴位置涂抹適量刮痧油,然后手握刮痧板,在督俞穴的部位單向重復地刮。注意在刮痧過程中,以刮痧板的薄邊對掌心,厚邊為著力點,手腕及臂部放松,動作應連續,著力由輕漸漸加重,再由重漸漸減輕,施力之輕重以出痧為度。
總之,督俞穴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穴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覺到胸悶不適,可以嘗試一下刺激督俞穴,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這正是:
秋葉飄零風燭殘,病若沉魚越三分。
纖纖柔膚幽閨質,空得胸滔惰盈神。
膀胱經上督俞隸,蹤行于背主陽門。
奇經通絡連八脈,理氣寬胸虛氣沉。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