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如今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接受能力和范圍也在逐漸擴大。
像之前男女之間在沒結婚之前是不能在一起的,而現在未婚先孕的有很多,大眾對于這樣的事情也都見怪不怪了。
而未婚先孕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并不是她們所愿意見到的。畢竟還沒有結婚的打算,所以往往也都會做好避孕的措施。
生活中,很多女性喜歡利用計算月經周期的方式來避孕。通過計算排卵期,進而避開排卵的階段,而從達到避孕的效果。
但有時候,自己精細計算的安全期卻避孕失敗了,出現了意外懷孕的情況,也就是安全期有時候也并不“安全”。
那么一個月中,有沒有哪幾天是絕對“安全”的呢 ?
一個月中,絕對的安全期是哪幾天?
眾所周知,女性想要受孕必須是精子和卵子相結合。而女性每個月會固定排出一個顆卵子,在體內存活1-2天,而精子在進入女性身體后大約可以存活3天。
如果精子和卵子其中一方失去了受精能力,那么女人就不會懷孕。
所以最保險的安全期時間是在月經前后的3天,這是這段時間女性基本不會排卵,而且越靠近月經日期越安全。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前七后八”,或者“前三后四”這樣的簡單估算,來計算安全期。
那么所謂的“前七后八”推算法能確保安全嗎?
一般來說,有的女性會根據“前七后八”這樣的說法,來計算自己的安全期。
“前七后八”指的是月經前7天和月經后8天是女性的安全期。也就是說,女性一個月中的安全期,分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的安全期。
雖然有這樣的計算方式,但是想要這樣的避孕方法有效,就要求女性的生理周期要像時鐘一樣準點才行,否則很容易出現避孕失敗的情況。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女性的生理周期會這么準時。大部分女性都的生理周期不是提前就是推遲,所以這樣的計算往往就會帶來很大的誤差。
想要有效果地避孕,就要知道自己的排卵期,然后避開。有人通過月經周期來計算安全期,就有人通過測試排卵期來避開危險期。
這些方法也能判斷是否排卵
1) 排卵試紙
有人也會用排卵試紙來判斷自己是否排卵,但試紙的準確性也并非是百分之百。
像一些排卵異常的人,就會出現誤差,造成判斷失誤。
2) 體溫的變化
女性在排卵期間,體溫會比平常升高0.3-0.5攝氏度。一般會持續1-2日,之后又下降到原來的水平。
所以如果在平時有測量自己體溫的習慣,那么如果發現某天體溫突然升高了,那么很可能就是到排卵期了。
3) 觀察白帶
觀察白帶也是判斷排卵的一種方式。
如果白帶的分泌量逐漸增加,甚至在一天達到了高峰,那么這一天,排卵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所以女性不確定自己是否排卵,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白帶,是否是分泌量增多。
寫在最后:
雖然利用安全期避孕,是一種生理性避孕方式,相比較藥物、手術等一些其他方式更自然、經濟、無傷害。
但安全期避孕會受到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影響,這就導致最后的結果也不會理想。
據調查顯示:安全期避孕的失敗率約為5%,已超過了避孕藥以及避孕套。
所以為了女性朋友們的身體健康,還要建議采用科學的避孕方式,盡量不要依賴安全期避孕法。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