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間小路上,遠遠地就看見了有幾個人在拔著一種小草,我們好奇地走了過去,發現他們的背簍里裝的是,高15-23厘米, 常有殘留的隔年枯莖,全體因密被棉毛而呈灰白色,看起來是毛茸茸的,上部近花處除被棉毛外,還具有腺毛的多年生草本。
小金是個喜歡出頭露面的人,當我們走到他們跟前的時候,他就搶在大家的前頭對著一位老人家說道;老爺爺這是什么草啊? 那位老爺爺笑嘻嘻地告訴他說;這是千層樓又叫千重塔。
小金把這種小草拿在手中仔細地看著,發現這種草的葉子一層又一層,確實是像千重塔,千層樓。他高興地對著大家說; 看來真的是像千重塔,千層樓啊。
和我們一起漫步在山間小路上的老錢是個文化人,也是非常喜歡賣弄自己的人,我們在背后都喊他是老學究。 他一聽小金的話就表示草很不滿意的態度說;這種草不應該叫千重塔,千層樓,它真正的名字是應該叫沙氏鹿茸草的, 它別名才叫;千重塔,千層樓,棉花鹿茸草,千年艾,瓶兒蜈蚣草、山門穹,千層矮、龍須草、白路箕、毛茵陳、白絲草、土茵陳, 梔子草、牙痛草、白頭翁、六月霜,白山艾、白龍骨、白杉笠,千年春,千年霜、滿山白、白頭毛、白雞毛、四季青、瓜子草、老鼠牙草。
它是玄參科鹿茸草屬多年生草本,高15-23厘米,常有殘留的隔年枯莖,全體因密被棉毛而呈灰白色,上部近花處除被棉毛外,還具腺毛。
主根粗短,下部發出之許彎曲支根,成密叢。莖多數,叢生,基部多傾臥或彎曲,老時木質化,通常不分枝。葉交互對生, 下部者間距極短,僅4毫米,密集,向上逐漸疏離,相隔可達10毫米,至花序附近間距最大,可達16毫米,葉片大小,亦作相同的變異, 下方者最小,鱗片狀,向上則逐漸增大,成長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通常長12-20毫米,寬2-3毫米,最長可達25毫米,先端銳尖, 或銳頭而有小凸尖,基部漸狹,多少下延于莖成狹稜,中脈面凹背凸,兩面均密被灰白色錦毛,老時上面的毛多少脫落。
花冠談紫色或幾白色,長約為萼的兩倍,長15-18毫米,被少量柔毛,花管細長,近喉處擴大,瓣片二唇形,上唇略作盔狀,2裂,下唇3裂,中裂稍大,均為倒卵形,端圓鈍,多少開展;雄蕊4枚,二強,著生于花管上,前方一對較長,達7毫米左右,后方一對長約6毫米,花藥背著,微露于花冠喉部,藥2室,并行,相等,長2.5-2.8毫米,寬0.6-0.8毫米,彼此分離,長卵形,下部漸細,有一小凸尖,縱裂;子房長卵形,花柱細長,先端彎向前方,柱頭長圓形。蒴果長圓形,長約9毫米,寬3毫米,厚2毫米,先端漸細而成一稍彎的尖嘴。花期3-4月。
主要產于我國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生于山坡向陽處雜草中亦見于馬尾松林下。
我們都沒有想到,就這么一種小草竟然被老錢他說得這么頭頭是道,有聲有色。于是,大家就很自然地想要向他請教這種草有什么用處了。 誰也沒有想到,還不等我們發話他就已經開始講著這種草的藥性了。
他說這種草的性微苦、澀,平。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感冒,煩熱,小兒高熱,風熱咳喘,牙痛,吐血,便血,月經不調,風濕骨痛,小兒鵝口瘡,乳癰,外傷出血
在民間一般使用的便方是;
如果需要治療吐血;可以采用沙氏鹿茸草的全草,60克,加天門冬或者麥門冬15克,川貝6克,水煎白糖沖服,連服五至十劑。
小兒高熱驚風,在西醫看來已經是很危險了,在這危急關頭可以用沙氏鹿茸草的全草30克,水煎后用白糖或者蜂蜜沖服。
婦女的乳癰就是乳房炎,可以用新鮮的沙氏鹿茸草的全草30克和甜酒釀同搗爛,取汁服,一曰三次。
發現有人出現水瀉或者咳嗽,可以用沙氏鹿茸草的全草9至15克水煎服。
血管瘤是疑難雜癥,可以使用沙氏鹿茸草的全草15克,梔子根15克,板藍根9克,水煎服。
謝謝關注《認識是寶>>每天來這里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