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質能發電作為重要的能源生產方式,開展廢物再循環利用舉措,除了促進清潔能源行業發展的同時,還能有效解決生物質能廢料,緩解生態環境壓力,生產充足的電力能源。
為促進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在清潔發電項目與各想村農業地區積極合作,收集鄉村大量的農作物廢料,進行統一的發電工序。常見的生物質能發電有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既能解決農業地區電能需求,又能很好解決農業環境問題。
我國是農業大國,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各種農作物每年產生秸稈6億多噸,在不斷加快農業生產過程中,鄉村生物質能十分充足,為發電項目提供充足的能源原料。據悉,現在村里能源可使用的秸稈約4億噸,全國林木總生物量約190億噸,可獲得量為9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總量約為3億噸。巨大的電能潛力,可以為能源市場提供充足原料基礎。
生物質能發電可顯著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據測算,運營1臺2.5萬kW的生物質發電機組,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t/a。生物質能發電市場創造價值極高,但其背后的隱患也十分嚴峻。
為營造生物質發電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監管部門需要保障申報補貼項目的合法利益,防止項目運行中出現摻燒化石燃料、騙取補貼等違法違規行為。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其中指明將攜手金融機構,鼓勵生物質發電項目的擴大發展,穩定市場運行。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