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打針,是治療眼底病的有效手段,但您可能擔心:往眼睛里“扎針”真的安全嗎?扎進去的又是什么藥物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先來看看眼底打針的過程:眼球貴妃最近總覺得看不清,太醫會診后,為眼球貴妃定制了一套療法。太醫將眼球貴妃請到了“麻醉池”,趁著放松貴妃小酌了幾口,竟然就醉了,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這是手術前的表面麻醉,也就是在眼中滴入麻醉眼藥水,且整個注射過程僅僅持續數秒鐘,通?;颊卟粫忻黠@痛感。
睡著了的眼球貴妃并沒有感受到周圍的異樣,太醫們深知貴妃近來疲乏勞頓,趁著貴妃睡著的功夫,快速注射了一劑藥,速度之快,絲毫沒有打擾到熟睡的眼球貴妃。
手術過程中,眼底打針的注藥部位是眼睛里的白眼球。這不必感到恐懼,玻璃體腔注藥已經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眼內操作,而且手術數量還在逐年增加,無數患者的康復證明了這種療法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而從安全性來說,通常的眼底打針,注藥量非常小,而且注射針頭極細,在注射過程中基本上感受不到。相比較來說,就像平常的肌肉注射一樣,針孔自行閉合,不會留下任何隱患,也不必擔心。
對于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由于玻璃體腔注藥屬于局部用藥,所以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很小。同時由于注藥部位一般在角膜緣后3~4mm處,不會影響到眼睛的重要結構,所以操作起來非常安全。
沒過多久,眼球貴妃醒了,好像并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么,整個療法很快就結束了。眼底打針的整個過程,就像是眼睛睡了一覺一樣輕松。
哪些藥物可以被用于眼底打針?
近年來,不同種類抗VEGF藥物相繼應用于臨床中,比如,貝伐單抗、阿柏西普、雷珠單抗、康柏西普等。
臨床實踐中,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依據個體臨床特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實現個性化治療是未來趨勢。
總的來說,抗VEGF藥物的臨床療效已經得到廣泛驗證。手術后患者的視功能和眼底情況得到大幅改善,且安全性優越。
同時優異的療效可以顯著減少手術等直接治療費用,也降低了間接費用,減輕患者負擔。目前,抗VEGF療法已經成為了眼底病的主流治療方法。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這項手術,術前還需要做四項檢查:
1、抽血化驗,包括血常規與病毒四項。
病毒四項是指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四項,主要檢查艾滋病抗體、梅毒螺旋體、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體。
這一步是為了確認是否有全身感染與傳染性疾病,也為接下來的手術安全做了準備。
2、心電圖,檢查病人的心功能。
通過心電圖,醫生能夠對患者的心臟情況充分了解,手術時可以避免一些風險的發生。
同時,手術過程中會用到麻醉藥物,可能會對對神經及心血管系統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病人心功能的檢查也是為了確保手術安全順利進行。
3、術前眼部準備。
術前眼部準備包括以下四項:
- 淚道沖洗。
- 沖洗結膜囊,清除結膜囊內異物和酸堿化學物質及膿性分泌物。
- 瞼板腺按摩 ,能夠有效排出眼板腺內的類脂質,改善干眼癥狀。
- 檢查患者淚道與分泌物,清潔眼部,預防感染情況。
4、檢查血糖血壓是否處于正常范圍。
現在一般認為,測量的收縮壓在140至90mmHg之間,舒張壓在60至90mmHg之間是正常血壓。
空腹全血血糖:3.9~6.1 mmol/L、餐后1小時:6.7-9.4 mmol/L、餐后2小時:≤7.8 mmol/L。
預防才是最重要!保護眼睛和眼底
雖然醫療技術的發展,帶給了無數患者重見光明的福音,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做到提前預防,讓眼底病遠離我們。
首先許多眼底病都是一些相關全身性原發病引起的,所以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其次在生活中,要注意眼睛的合理使用,不要用眼過度,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
最后應定期到醫院檢查視力及眼底,出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夏松, 陳有信. 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黃斑水腫的抗 VEGF 藥物治療進展[J]. 眼科新進展, 2016, 36(11): 1093-1096.
【2】徐建鋒,真實世界下玻璃體腔內注射抗VEGF 藥物治療眼底疾病的實效性研究, 國際眼科雜志,2017, 17(9):1734-1737.
【3】劉佳, et al., 抗VEGF類藥物與傳統激光療法用于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藥物經濟學評價. 中國藥學雜志, 2020. 55(05): p. 402-407.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