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癥狀。有的人有時會出現咳嗽咳痰,甚至咳嗽時胸部也跟著疼;有的人白天不咳嗽,一到晚上就咳嗽;還有的人經常感覺嗓子很癢,想咳嗽。
這些不同類型的咳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該如何治療呢?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復雜,而且涉及面廣、治療方案也有很多,今天和大家分享部分常見內容。
咳嗽的分類
在了解咳嗽的分類之前,首先要知道咳嗽有可能不是因為疾病引起的,咳嗽不一定是壞事。
呼吸道是人每天和外界接觸最多的器官之一,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刺激,如冷、熱、干燥、感染、異物等。當呼吸道受到刺激時,就可能會引起反射性咳嗽。
也就是說,咳嗽是人體的一種防御性神經反射,屬于自我保護性反射,通過咳嗽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從而防止呼吸道進一步感染和擴散。
因此,出現以下情況時,可能不需要太緊張:
感覺咽部不適或有東西粘著時,可能會反射性咳嗽兩聲,等異物感沒有了就不會咳嗽;
習慣性“清嗓子”,咳嗽兩聲會舒服一些,常見于吸煙的人,多由咽炎引起。
感覺咽部不適或有東西粘著時,可能會反射性咳嗽兩聲,等異物感沒有了就不會咳嗽;
習慣性“清嗓子”,咳嗽兩聲會舒服一些,常見于吸煙的人,多由咽炎引起。
但是,當我們出現一聲接一聲的咳嗽(頻繁、劇烈的咳嗽)時,就可能是一種病理狀態,或許會影響到生活質量。
當我們生病時,咳嗽能幫助我們把病原從體內排出去,有利于病情好轉。
在臨床上,常根據咳嗽時間的長短,將其主要分為三大類:
急性咳嗽:主要是指咳嗽的持續時間在3周以內。
亞急性咳嗽:主要是指咳嗽的持續時間在3-8周。
慢性咳嗽:主要是指咳嗽的持續時間大于8周,占咳嗽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
急性咳嗽:主要是指咳嗽的持續時間在3周以內。
亞急性咳嗽:主要是指咳嗽的持續時間在3-8周。
慢性咳嗽:主要是指咳嗽的持續時間大于8周,占咳嗽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
還可以按照咳嗽的性質,分為干咳與濕咳。也就是說,一般干咳沒有痰,大部分都是刺激性干咳;而濕咳有痰,痰的顏色可能有白色、綠色、黃色等?!犊人缘脑\斷與治療指南(2021)》中建議,以每天咳痰量>10 ml作為濕咳的診斷標準。
咳嗽的原因
咳嗽的發病機制和原因很復雜且涉及面廣泛,有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可能是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還可能是多個系統的并發癥。下面根據發病的時間,做個簡單分類:
大部分急性咳嗽是由感染引起的,比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等疾病。
這些急性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癥狀除了咳嗽外,還經常伴隨著明顯的發熱、乏力、肌肉疼痛、流涕、噴嚏、鼻塞等癥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
亞急性咳嗽主要是以感染后咳嗽為主,其中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為常見;少見病因有咳嗽變異性哮喘(CVA)、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等。
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是咳嗽變異性哮喘、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變應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癥等。
在中國,慢性咳嗽的患者年齡在30歲~40歲的人最多,男女比例接近。除了上述疾病外,大氣污染、季節因素、飲食因素、職業因素、變應原(過敏反應)、吸煙、高齡和肥胖等都是慢性咳嗽的危險因素。
咳嗽的治療
咳嗽的病因不同,選擇的治療藥物也不同,所以建議如果出現病理性咳嗽,及早去醫院就診,尋找病因、明確診斷并盡早治療。
詢問病史:首先醫生會詢問咳嗽的持續時間、性質、音色,以及誘發或加重因素,了解痰液量、顏色及性狀等信息;
體格檢查:然后醫生會用聽診器聽診雙肺的呼吸音,注意上氣道各部位是否存在異常體征;
明確診斷:最后做一些檢查,如X線胸片、CT、肺通氣功能檢查、痰細胞學檢查等,必要時還可能做支氣管鏡檢查、食管反流監測、變應原皮試等。
詢問病史:首先醫生會詢問咳嗽的持續時間、性質、音色,以及誘發或加重因素,了解痰液量、顏色及性狀等信息;
體格檢查:然后醫生會用聽診器聽診雙肺的呼吸音,注意上氣道各部位是否存在異常體征;
明確診斷:最后做一些檢查,如X線胸片、CT、肺通氣功能檢查、痰細胞學檢查等,必要時還可能做支氣管鏡檢查、食管反流監測、變應原皮試等。
明確診斷后,醫生會給出具體治療方案,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大部分急性咳嗽和亞急性咳嗽的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無須使用抗生素治療;對于大多數慢性咳嗽的患者,病因病情較復雜,建議遵醫囑。以下藥物有非處方藥,也有處方藥,其中處方藥需要醫生開具處方才能購買,千萬不要“自診自治”。
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等。這類藥主要針對普通感冒患者的發熱、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癥狀,建議短期使用。
鎮咳藥:常用鎮咳藥主要有復方甲氧那明、甘草片、右美沙芬和復方可待因糖漿等。對于普通感冒所致的咳嗽患者,不推薦單獨使用中樞性止咳藥物,如右美沙芬和可待因 (長期使用有成癮性,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正確使用)。
祛痰藥:如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和桃金娘油等藥物。這些藥物能夠降低痰液黏稠度,促進黏液清除。
抗過敏藥:常用有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這些都是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最常用的是偽麻黃堿)與抗組胺藥物聯合應用,能明顯緩解咳嗽,改善打噴嚏、鼻塞等癥狀。
抗菌藥(抗生素):常用藥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唑林、頭孢氨芐、頭孢拉定和喹諾酮類。如果有細菌感染的證據,例如咳黃膿痰、外周血白細胞增高等,醫生會依據感染的病原體及藥物敏感試驗選擇用藥。
為了評估病情、觀察療效,醫生可能還會根據患者的咳嗽情況做評估??人缘脑u估主要包括視覺模擬評分、咳嗽癥狀積分、生活質量測評、咳嗽頻率監測及咳嗽敏感性檢測等。
此外,由于咳嗽可導致病原經飛沫或氣溶膠傳播風險增高,建議在疾病大流行期間,尤其需要注重咳嗽禮儀、佩戴口罩、注意社交距離等衛生措施。
對懷疑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患者,建議控制飲食、減重、抬高床頭、避免睡前進食等習慣,都有利于緩解癥狀。
參考資料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2,45(1):13-46.
李太生教授團隊:當前全球部分國家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診療現狀及思考
白發突然增多是老了嗎?醫生: 可能是身體缺這4種營養!
經常手麻?身體可能出現了這9種問題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