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在我們看來,好像歲和年表達的意思差別不大,但認真對比下,可以發現兩個字表達的重點卻像是有所不同,于是查了一下有關“年”和“歲”兩字來源和記載,發現兩者來源不同的,表達的偏重點也是不一樣。
年字演變
先說“年”字,年字的來歷和講法比較明確統一。“年”字最早的寫法是一個人背負成熟的禾的形象。《說文解字》:“年,谷熟也。”引申為一年的收成、年紀、年節、年代、每年等意思。古人將月亮和太陽的運動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年的周期,而現代人們又將地球繞太陽公轉圈的周期(約365又四分之一天)為一年,當然古時候的一年跟現在的一年是時間長短是不同的,但代表的含義卻一樣。
歲字演變
“歲”字來歷說法相對復雜。古時,人們發現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它的軌道與黃道相近,因此將周天分為十二等分,稱十二星次(星空區域),這也是歲的一種計法。還有一說,一歲特指一輪二十四節氣的總和。《尚書.堯典》中有一句,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五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里頭說歲而不說年,意思指某一節氣(比如前兩天的:小滿 )到下一次(小滿)同樣的節氣時,時間之和。一歲就是一輪的24節氣。
“年”和“歲”在時間長短的表達上相似相近,但兩者在時間上區別是有的。比如說我們生肖屬什么,在關鍵節點,算法就不同。比如說今年的虎年,但今年的立春并不是年初一,而是年初四。而從命理推算來講的話,年初三出生的小孩,應該還是屬牛,這里是24節氣中立春的節點算。
我們還可以稍微對比兩者表達范圍,會發現歲和年偏重點似乎也不同。比如年,是普遍的時間計算,沒有特指到生命物體。而歲卻不同,很多的詞組,歲似乎更有有著生命或生發的意味。像“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句。還有,問人年齡時,通常是會問多大了或多少歲了,但也沒聽誰會問“多少年了”。而古董卻會問多少年,而不是多少歲。
可見“歲”若論二十四節氣中而來,那么“歲”就是我們的中華文化中的特有的一詞。而“年”不同,它所代表的含義卻是全世界都認同,也即是公認的時間計法。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