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曾經出現過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的現象,盡人皆知。11年前,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勵投資導致的光伏產能過剩,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計劃投入100億財政資金支持光伏行業發展,這項支持計劃叫金太陽示范工程。
其實金太陽工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勵投資導致的光伏產能過剩。彼時的光伏產業有點類似于現在的新能源車產業,算是戰略新興行業。金太陽工程是我國2005年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后真正意義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進步和規模化發展的首個補貼政策。
然而,政策落到執行階段就變味了。很快有些嗅覺靈敏的民營企業就找到了政策漏洞。由于金太陽工程采取的建設期(事前)補貼,并不在意后續項目的實際運營,門檻很低,于是一些企業蜂擁而上,通過虛擬項目、虛構合同、建后再拆和以次充好的方式“騙補”。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部分善于投機倒把的民營企業讓金太陽工程在2013年草草收場,也濺射了一些真正想干事的民營企業。這一輪民營企業與政府的博弈中,一部分民營企業負了國家對產業的期望。
2013年,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吸取教訓,升級了光伏補貼方法,采取對發電量(事中)補貼的方法。香檳打個比方,這就像不看婚前承諾而看婚后表現給嫁妝一樣,通過過程管控杜絕了“渣男”行為。按照常理,這樣的補貼政策應該是挺完美的,然而實施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波折。“渣男”不見了,“塑料姐妹花”又冒了出來。國家能源局負責行業發展,財政部負責補貼,就像一對好閨蜜,一個負責美,一個負責花錢給她買化妝品一樣。
國內光伏行業在高額補貼下呈爆發式發展,新增裝機量屢創新高,并于2015年正式擊敗德國躍居世界第一。但快速增長的光伏電站也帶來了巨額的補貼缺口,閨蜜發現已經付不起化妝品錢了。明明說好的補貼20年,慢慢拖不動了,這一輪民營企業與政府的博弈中,政策負了想干事的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在政策的倒逼下不斷通過技術迭代降低成本,特別是光伏材料的單晶硅制備技術上不斷提升。終于,光伏的發電成本超越煤電,成為了中國最便宜的能源。與此同時,光伏制造(設備)實現了全面國產化,而且技術全面領先,真正成為了技術自主,笑傲全球產業鏈的王者。
這是場偉大的技術革命。可民營企業與政府的博弈還沒有告一段落,政策仍在管控著光伏發電的規模。
近期,全球規模最大、最專業的光伏展會——第十四屆上海SNEC光伏展覽會正式落幕。作為一名光伏行業7年從業者,香檳全程參加了會議,感慨頗豐。在本屆SNEC會上,有某龍頭民營企業代表站起來說:“對光伏技術100%相信,但對新能源政策沒有信心”。
在香檳看來,這一輪博弈政府和民營企業各有各的道理。舉個例子,晶硅方面,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已漸成壟斷之勢,議價能力很強。最近晶硅價格連續跳漲,給下游很大壓力,呼吁政府予以管控的聲音并不少。而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勢必會影響火電的效益,而火電行業央國企又占主導。所以,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也是博弈的關鍵,這一輪誰負誰且看后續的十四五規劃和政策情況。
香檳認為,光伏行業就是中國產業曲折發展的一個縮影。
其實金太陽工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勵投資導致的光伏產能過剩。彼時的光伏產業有點類似于現在的新能源車產業,算是戰略新興行業。金太陽工程是我國2005年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后真正意義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進步和規模化發展的首個補貼政策。

然而,政策落到執行階段就變味了。很快有些嗅覺靈敏的民營企業就找到了政策漏洞。由于金太陽工程采取的建設期(事前)補貼,并不在意后續項目的實際運營,門檻很低,于是一些企業蜂擁而上,通過虛擬項目、虛構合同、建后再拆和以次充好的方式“騙補”。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部分善于投機倒把的民營企業讓金太陽工程在2013年草草收場,也濺射了一些真正想干事的民營企業。這一輪民營企業與政府的博弈中,一部分民營企業負了國家對產業的期望。
2013年,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吸取教訓,升級了光伏補貼方法,采取對發電量(事中)補貼的方法。香檳打個比方,這就像不看婚前承諾而看婚后表現給嫁妝一樣,通過過程管控杜絕了“渣男”行為。按照常理,這樣的補貼政策應該是挺完美的,然而實施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波折。“渣男”不見了,“塑料姐妹花”又冒了出來。國家能源局負責行業發展,財政部負責補貼,就像一對好閨蜜,一個負責美,一個負責花錢給她買化妝品一樣。
國內光伏行業在高額補貼下呈爆發式發展,新增裝機量屢創新高,并于2015年正式擊敗德國躍居世界第一。但快速增長的光伏電站也帶來了巨額的補貼缺口,閨蜜發現已經付不起化妝品錢了。明明說好的補貼20年,慢慢拖不動了,這一輪民營企業與政府的博弈中,政策負了想干事的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在政策的倒逼下不斷通過技術迭代降低成本,特別是光伏材料的單晶硅制備技術上不斷提升。終于,光伏的發電成本超越煤電,成為了中國最便宜的能源。與此同時,光伏制造(設備)實現了全面國產化,而且技術全面領先,真正成為了技術自主,笑傲全球產業鏈的王者。
這是場偉大的技術革命。可民營企業與政府的博弈還沒有告一段落,政策仍在管控著光伏發電的規模。
近期,全球規模最大、最專業的光伏展會——第十四屆上海SNEC光伏展覽會正式落幕。作為一名光伏行業7年從業者,香檳全程參加了會議,感慨頗豐。在本屆SNEC會上,有某龍頭民營企業代表站起來說:“對光伏技術100%相信,但對新能源政策沒有信心”。
在香檳看來,這一輪博弈政府和民營企業各有各的道理。舉個例子,晶硅方面,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已漸成壟斷之勢,議價能力很強。最近晶硅價格連續跳漲,給下游很大壓力,呼吁政府予以管控的聲音并不少。而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勢必會影響火電的效益,而火電行業央國企又占主導。所以,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也是博弈的關鍵,這一輪誰負誰且看后續的十四五規劃和政策情況。
香檳認為,光伏行業就是中國產業曲折發展的一個縮影。
標簽:光伏要聞
文章來源:
李熙明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