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外陰部包括陰唇、小陰唇、前庭、陰蒂、陰阜等,發生于此區域的皮膚粘膜及其附屬器官和前庭大腺的惡性腫瘤統稱為外陰癌。外陰癌并不多見,其發病率約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3.5%。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外陰惡性腫瘤較少見,好發于大小陰唇,偶發于會陰,多發于絕經后的老年婦女。
一、危險因素
1. 長期慢性刺激由于外陰解剖特點,易受大小便、月經、陰道分泌物等因素的刺激造成外陰部衛生不良,形成慢性皮炎慢性潰瘍、皮膚干枯病、淋巴肉芽腫等癌前病變。
2. 某些性病皰疹病毒感染、梅毒、淋病、尖銳濕疣、性病、性病肉芽腫等,可能為外陰惡性腫瘤的誘因。年輕外陰惡性腫瘤患者多發生在性病肉芽腫的基礎上。
3. 某些外陰病變如外陰白斑、外陰乳頭狀瘤等。
4. 糖尿病與尿液及其成分的刺激有關。
5. 色素痣特別是中老年婦女,如果發現外陰色素痣顏色、大小由變化并伴有瘙癢,很可能為癌前變先兆。
二、異常表現
1.外陰瘙癢:為常見癥狀,此癥狀一般持續時間較長,5~10年后出現外陰腫塊。
2.外陰部由結節或腫塊,生長較快,可有接觸性出血。
3.略有疼痛,有時有潰瘍或小量出血,潰瘍經久不愈,伴外陰部疼痛或排尿時燒灼感。
4.外陰分泌物增多或有惡臭,多由腫瘤繼發感染引起。有的外陰皮膚表面有色素減退,類似白斑。
5.病變可累及外陰、會陰及肛門周圍,大小便障礙。
6.晚期可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三、外陰惡性腫瘤的預防
1.保持外陰清潔,注意經期衛生,避免分泌物長期慢性刺激,預防皮膚炎癥。
2.潔身自好,預防性病。
3.積極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外陰慢性炎癥、外陰瘙癢等癥。
4、對外陰白斑、色素痣、乳頭狀瘤、各種疣,在明確診斷后,最好盡早切除。
5、對久治不愈的潰瘍,應進行脫落細胞檢查、活組織病理檢查等,發現問題,盡早處理。
6、絕經期患者有慢性外陰炎、外陰瘙癢、外陰腫塊,有性病史、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癥等,或患過宮頸癌、乳腺癌的婦女,應視為高危人群,注意自查,及時就診,定期隨訪。
7、外陰癌癌前病變可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采用隨訪觀察或激光、冷凍氟尿嘧啶局部注射等方法治療。
8、外陰惡性腫瘤手術治療后,應定期復查。一般術后1~6個月每月復查一次,7~12個月每2個月一次;第2年每3個月一次;第3~5年每半年一次;5年后改為每年復查一次。
以上是對“外陰癌的異常表現及預防”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私密健康方面的疑惑,不妨私信于我,我給大家做具體介紹。
標簽:光伏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