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如何生兒子”嗎?如果是,請回,因為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生兒子。雖然我知道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可以選擇胎兒性別,但是這在我們國家畢竟是不被允許的。
如果你非常想干預后代的性別,其實你可以去南邊兒的泰國,通過試管嬰兒技術選擇性別在泰國是允許的。雖然你可以在泰國隨意的選擇后代的性別,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歡的話,在那個神奇的國度把性別改回來也是很簡單的。
盡管試管嬰兒技術可以干生兒子這件事情,但是這在很多國家都是不合法的,而且“試管嬰兒之父”Robert G. Edwards的初衷也不是這樣的。據說在Edwards攻讀博士學位期間(1950年代),他就認為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我們一般習慣叫試管嬰兒)技術可能會有助于不育癥的治療。通過長達二十多年的系統研究,Edwards終于發現了人類受精的關鍵原理,他終于做到了讓卵細胞在試管中(延續到今天的“試管嬰兒”的源頭)受精。
“試管嬰兒之父”Robert G. Edwards【nobelprize.org】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Louise Brown在英國誕生。時至今日,全球已經有500萬試管嬰兒誕生。Edwards的這一技術造福了無數家庭。正是Edwards在人類不育癥治療領域的突出成就,讓他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2013年4月10日,Edwards去世,享年87歲。
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Louise Brown誕生【telegraph.co.uk】
隨著試管嬰兒人數越來越多,學界開始著手研究這個群體。研究人員發現,與正常受孕分娩的人相比,通過體外受精生育后代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流產、早產、出生體重輕、以及在生命歷程的晚期患病的風險較高等。
上面的四個問題隨著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入,以及與生殖相關技術的提高在逐漸緩解。然而還有一個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并讓研究人員百思不得其解。它就是嬰兒性別比例失衡。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嬰兒是男嬰的概率更大。
實際上這一現象早在1991年就在牛啊、豬啊的試管繁殖過程中發現了(這大概是因為動物繁殖速度快,且市場需求量大的原因吧)。在2010年,澳大利亞科學家調查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試管嬰兒的性別比例,發現試管男嬰與試管女嬰的比例為128:100(1)。當然這不是人工選擇導致的,因為澳洲政府不允許那么做。而且有調查顯示,很多澳大利亞夫婦為了生女兒都奔赴國外做試管嬰兒。在2014年,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試管嬰兒的男女比例為117:100(2)。這兩次大型的調查結果均高于自然的男女出生比例105:100。為什么會這樣?
隨著試管嬰兒群體的激增,這一問題日益凸顯。盡管目前看來,500來萬的試管嬰兒人口和每年35萬的增速,還不足以威脅到全球人口的性別比例。但是,沒辦法保證未來會不會有影響。更何況研究人員還在想這一現象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秘密。但是學界在這一研究領域一直沒啥頭緒。
本周一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解開了這一現象背后的秘密。中國農業大學田見暉團隊在小鼠身上的研究發現,體外受精胚胎存在X染色體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不足問題,導致雌性胚胎存在缺陷,不能正常發育。他們的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3)上。
現在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在生物圈,我們用XX表示雌性,用XY表示雄性。在雌性胚胎的發育過程中,兩個X中的一個必須失活才能完成雌性個體的正常發育,這就是所謂的X染色體失活。然而,田見暉團隊發現在試管繁殖的過程中,雌性胚胎存在X染色體失活不足的現象,這才導致試管繁殖出的后代雄性個體顯著高于雌性個體。
田見暉團隊還發現,X染色體失活不足是由兩個相關基因導致的。而且在培育的過程中,如果適時補充一種化學物質(維生素A衍生物),可以使試管小鼠的性別失衡恢復到正常狀態。
由此看來,田見暉團隊的研究不僅解釋了“試管嬰兒”性別失衡的原因,而且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相關辦法。此外,他們的這一研究也為試管嬰兒常見的流產、早產、出生體重輕等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
寫到這里,其實本文也就結束了。但總是覺得結束的有些許突兀,畢竟前面油嘴滑舌的說了半天才扯到正題。所以最后這里總結一下:試管嬰兒技術之所以更容易生男嬰,是因為女嬰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常,導致胚胎不能正常發育,因此后來植入子宮的胚胎是兒子的概率更高。
最后也希望田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早日能在人類身上驗證,為我國世界領先的輔助生殖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Dean JH, Chapman MG, Sullivan EA. 2010. The effect on human sex ratio at birth by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procedures – an assessment of babies born following single embryo transfer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2002-2006.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117:1628-34
2.Maalouf WE, Mincheva MN, Campbell BK, Hardy ICW. 2014. Effects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on human sex ratio at birth.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101:1321-5
3.Tan K, An L, Miao K, Ren L, Hou Z, et al. 2016. Impaired imprinted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kewed sex ratio follow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標簽:光伏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