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這個詞,很多準媽媽可能并不陌生,是產后急性過敏重癥的俗稱,是我們傳統醫學的一個說法。主要是孕媽和胎兒兩方面有身體方面的表現癥狀。一般孕媽在孕期表現為便秘、長瘡、長痘,長斑;胎兒出生后表現為皮疹、濕疹、黃疸等癥狀。
胎毒產生的原因
很多孕媽媽在懷孕妊娠期間,存在代謝緩慢和毒素積留的情況。胎毒大多是由于孕媽媽孕期的飲食不均衡,食用過多肥甘厚味、高脂、高熱量食物過,引起代謝產物過多堆積造成的。
飲食上的建議
1.建議飲食宜清淡、多樣化
多吃瓜果蔬菜以及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豆類和當季水果,少吃辛辣油膩,保證充足水分攝入,保持大便通暢。
2.注意要生活規律,性生活要節制
懷孕了,孕媽媽們一定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同時忌夫妻生活,因為精子濕熱,也容易引起胎兒長瘡長濕疹。
3.孕期用藥物去胎毒不靠譜
在我國的某些地方,還存在去胎毒的偏方。有些藥物所含成分并不適合孕婦使用,而平時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飲食清淡多樣,是去胎毒最靠譜的辦法。
雖然一般說去胎毒建議媽媽們在孕晚期進行,但整個孕期,不同階段對飲食的需求也有變化。
1.孕早期,建議孕媽的飲食應做到精熟、易消化。孕一月不吃生冷、偏腥的食物,比如綠豆、魚類,海鮮等,這些食物不利于胎兒發育。多吃大麥,五谷雜糧、偏素食物有助于坐胎,同時也能讓孩子的眉目更清秀。
2.孕中期,建議孕媽多吃稻米和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菜粥,湯羹,同時孕期反應消失,孕媽可以開葷了,適量吃魚,尤其是海魚,污染小。孕中期這幾個月,孕媽也要多吃肉。
3.孕晚期,是養孩子五官,皮膚的時期,孕媽媽注意不吃味道特別腥膻的東西,少攝入高鹽高熱的食品,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
如果孕媽媽前期沒有注意,那么到了孕晚期可以吃一些綠豆湯、海帶、豆腐豆漿、鵝蛋、蓮子等食物去胎毒,同時也要保證自己的睡眠,忌熬夜。
中西文化有關胎毒說法不同
在西醫的字典里沒有胎毒一說,對胎兒出生后表現的癥狀,認為濕疹、黃疸、腸胃消化不良等跟孕期的“毒”沒關系。很多年輕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崇尚西醫,孕期不會忌口,甚至月子也不愿意做。覺得我們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是糟粕,但是事實上,中國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是經過人們長期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尤其適合我們中國人的體質。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原本就特別喜歡吃辣,到了孕期也沒有忌口,依然無辣不歡,等自己的寶寶出生后,臉上、頭上起了一層黃黃的疙瘩,孩子濕疹經常反復。如果媽媽自己本身就是熱性體質,用傳統的說法,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是陽物,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媽媽在孕期覺得熱的原因,飲食上再吃辛辣的食物無疑是火上澆油,對孕媽自己和胎寶寶都不好。
冷飲,孕期我也是不建議吃,因為現在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很多女性的氣血不足,而冷飲更容易凝滯氣血。孕期孕媽如果吃過量的冷飲,不光對自己沒有好處,同時也會讓孩子出生后脾胃虛弱,不易吸收食物營養,不利于喂養。懷孕的過程也是孕媽自己改變體質的過程,讓身體的運行更趨于平衡,所以有些媽媽會感覺生完孩子后,體質變好了,在孕期還是應該有所顧忌。
胎毒一說比較久遠,但提醒的是母親在孕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營養以及情緒!孕期也許會有各種不適,但當我們選擇了做媽媽,我們就是勇士,同時也是對自己有要求的勇士!祝福每位“金豬寶寶”的媽媽孕期愉快,寶寶健康!
國高級育嬰師,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母嬰健康和1-10歲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標簽:光伏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