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胎兒發育早期由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糖蛋白。
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
肝癌患者AFP含量明顯升高,是早期發現和診斷肝癌的最特異檢查項目。
2、AFP的參考區間(正常值)是多少?
血清AFP檢測的參考區間(也稱參考范圍或正常值),在不同的醫院,可因檢測方法、儀器、試劑不同而有不同。
目前AFP的參考區間沒有統一的標準,常用的有以下兩種:
-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EMIA):0~10μg/L
-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0~25μg/L
當拿到腫瘤標志物化驗單時,如果數值升高,或標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一步檢查。
3、AFP可以用于肝癌篩查嗎?
血清AFP聯合肝臟超聲檢查,可作為原發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長期酗酒者以及有原發性肝癌家族史等。
(點擊上面藍色鏈接,一圖看懂肝癌的高危人群及篩查策略)
肝癌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篩查。
- 篩查年齡:男性≥40歲,女性≥50歲開始。
- 篩查頻次:宜每隔6個月檢查一次。
4、AFP高就可以診斷肝癌嗎?
血清AFP是臨床上輔助診斷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最常用的腫瘤標志物。
當血清AFP≥400μg /L超過1個月,或≥200μg /L持續2個月,應引起高度重視,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如超聲、CT/MRI等,明確診斷。
特別提醒: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患者血清AFP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另外,消化系統腫瘤,如胃癌、胰腺癌、結腸癌、膽管細胞癌等,血清AFP含量也有可能升高。
5、AFP升高還可能是哪些原因?
除了肝癌,血清AFP升高也可見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如睪丸非精原細胞瘤、卵黃囊瘤、惡性畸胎瘤等,AFP檢測結果一般>1000μg/L。
其他惡性腫瘤,如胃癌、結直腸癌等,血清AFP也會升高,但檢測結果一般<300μg/L。
在非腫瘤性疾病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多為20~200μg/L,一般在2個月內隨病情的好轉而逐漸下降。
5、AFP陰性是否就說明沒有肝癌?
AFP陰性一般是指檢測結果在參考區間內,沒有升高。
血清AFP對肝癌診斷的陽性率一般為70%左右,尚有約30%的肝癌患者AFP檢測陰性。
因此, AFP不高也不一定就排除肝癌診斷。
如果本次化驗,發現AFP是陰性,但自身仍有不適,建議詳細咨詢就診醫師,必要時做B超檢查,或CT/MRI檢查等以排除肝癌的可能性。
7、妊娠期孕婦血清AFP水平
對于腫瘤疾病來說,AFP主要監測是否升高。
但對于婦女妊娠來說,血清AFP的濃度隨孕周而變化,必須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則都有問題。
若孕婦血清中AFP異常升高,則可能出現胎兒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
若孕婦血清中AFP異常降低,提示胎兒有唐氏綜合征的風險。
因此,孕婦血清和羊水中AFP濃度監測,可用于胎兒神經管缺損和唐氏綜合征的產前輔助診斷。
8、AFP水平越高,越嚴重嗎?
血清AFP是判斷原發性肝癌預后的重要標志物,高濃度的血清AFP,提示預后不良。
9、肝癌經過治療,AFP會有變化嗎?
治療前后進行血清AFP的化驗,有助于監測肝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
- 肝癌手術后,血清AFP濃度下降到參考區間內,表示手術有效;
- 若血清AFP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術不徹底或已有轉移病灶。
10、肝癌經過治療,AFP下降后又再次升高,是復發了嗎?
血清AFP可用于肝癌手術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臟移植后的隨訪和復發監測。
一般建議手術后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6個月檢測一次。
如果監測期間,出現AFP升高,則提示可能復發,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WS/T 459—2018常用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的臨床應用和質量管理[S/OL].(2021-05-11)
http://www.nhc.gov.cn/wjw/s9492/201812/1e4dc74ed7b74f6282777acba036855f.shtml.
[2] 潘祥林,王鴻利.實用診斷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3] 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醫學編輯:蘇邦杰
醫學審核:李春鳳/趙民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