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中國姓氏,百家姓排名47,殷商時諸侯國大彭。
今天的江蘇徐州銅山境內是彭姓的發源地,其后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
姓氏起源
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尋源》所載,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第三子姓篯名鏗,受封于彭地(今江蘇省徐州),建立大彭國,稱為彭祖。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熊彭名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熊彭名,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是楚軍中的一名悍將,曾在著名的邲之戰中大敗不可一世的晉軍。在熊彭名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彭氏
源于子姓,出自有商,老彭,即師摯,為商巫師。彭為商的卜官,甲骨文中多見。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公子牙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由他族改姓而來,有胡、西羌、南蠻,清時滿、蒙、回、苗、白、瑤、土家、苦聰、彝、拉祜等民族有彭姓。
源于官位,出自戰國時期軍制官吏彭師,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彭師,亦稱彭排師,彭帥、彭軍、彭人,是戰國時期楚國軍制官員。
得姓始祖
彭祖,彭姓出自顓頊帝的后裔。
大彭,為商朝時的諸侯國之一,彭鏗是個有名的長壽者,據說他一生活了八百多歲,經歷了夏、商兩代,所以又稱他為彭祖。他的子孫就按照當時習慣,以國命姓,稱為彭姓,他們尊彭祖為彭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分布
彭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9位,屬于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七百八十七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49%左右。
商末時,彭姓人遷居河南南陽、湖南、湖北一帶。
漢初時期,有西漢開國功臣、諸侯王彭越。
彭宣舉家遷居河南淮陽,后于淮陽發展成為望族。
魏晉時,由于戰亂及官職周遷等原因,彭姓人大舉南遷,此際有史料表明,今山東、陜西、甘肅、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均有彭姓人在活動。
明朝時,遷徙廣東、河南、甘肅、山東、河北、湖北、湖南等地。
清代開始,閩粵彭姓有部分移居臺灣,并有移居東南亞及歐美的彭姓人。
姓氏名人
彭祖:堯的臣子籛鏗《唐書》載風姓。陸終氏第三子,帝顓頊之孫,歷虞夏至商,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因封于彭城,故稱為彭祖。后世用以比喻長壽。
彭蒙:戰國時齊國的隱士,田駢之師,思想與莊子的齊是非說相近。
彭孫:浙江省海鹽人,明代進士,工詩,才華橫溢,與王士禎齊名,號稱彭王。
彭湃
原名彭漢育,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郊橋東社人。出身于一個工商地主家庭。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早期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海陸豐農民運動和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被毛澤東稱之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
彭德懷: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
彭德懷: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彭宇:綜藝節目主持人
彭于晏:中國臺灣男演員
彭佳慧:臺灣女歌手、作曲人
彭昱暢: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青年演員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