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甲亢?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由于甲狀腺合成及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機體代謝亢進,引起心悸、出汗、進食、排便次數增多和體重減少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臨床上80%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患者常合并突眼、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罕見脛前黏液水腫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甲亢危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就診科室:內分泌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Hyperthyroidism
疾病別稱:甲亢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是
并發疾病:甲亢性心臟病、甲亢危象
治療周期:不少于1年半,如有復發則需延長治療周期
臨床癥狀:怕熱、多汗、心慌、手抖、脖子變粗、突眼
好發人群精神緊張或壓力過大者、高碘飲食者、長期熬夜勞累者、有家族史者
常用藥物甲巰咪唑片、卡比馬唑、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
常用檢查甲狀腺激素測定、甲狀腺攝131I率測定、TSH受體抗體(TRAb或TSAb)
病因
引起甲亢的病因很多,臨床上以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伴甲亢(Graves病,GD)最常見,約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5%,其次為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和亞急性甲狀腺炎伴甲亢。其他少見的病因有碘甲亢、垂體性甲亢(TSH瘤)等。
主要病因
- 甲亢病因包括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也稱Graves病), 炎性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無痛性甲狀腺炎、產后甲狀腺炎和橋本甲亢)、藥物致甲亢(左甲狀腺素鈉和碘致甲亢)、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關性甲亢(妊娠嘔吐性暫時性甲亢)、和垂體TSH瘤甲亢。
- 臨床上85%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 病是甲狀腺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淋巴細胞產生了刺激甲狀腺的免疫球蛋白-TSI,臨床上測定的TSI為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
- Graves病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可能和發熱、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因素有關,但臨床上絕大多數患者并不能找到發病的病因。Graves 病常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白癜風、脫發、1型糖尿病等。
流行病學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發病率接近1%,而且這幾年有升高的趨勢,其中城市居民的發病率高于農村,沿海地區高于內地。我國一組流行病學調査表明,甲亢在我國女性中的發病率占2%,年發生率高達0.2%~0.3%。發病密集人群為中青年女性,男女發病比率約為1∶1.17。
好發人群
- 精神緊張或壓力過大者。
- 碘食品食用過量者,如海帶、海蝦、紫菜等。
- 長期熬夜、勞累者。
- 有甲亢家族史者,如本人或其直系親屬易患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具有遺傳傾向。
誘發因素
環境因素
如細菌感染、性激素、應激等,可能是本病發生和病情惡化的重要誘因。
遺傳因素
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有顯著的遺傳傾向。
免疫因素
本病以遺傳易感為背景,在感染、精神創傷等因素作用下,誘發體內免疫功能紊亂。
癥狀
多數患者以甲狀腺增大為主訴,甲狀腺呈彌漫性、對稱性增大,質較柔軟、吞咽時上下移動,少數患者的甲狀腺增大不對稱或增大不明顯。典型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高代謝癥群、甲狀腺腫大和眼征三方面。
典型癥狀
怕熱、多汗
多汗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常見的癥狀之一。
多食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由于代謝亢進,消耗增多,所以常常會出現易饑餓,多食癥狀,但是體重下降。
心慌
甲亢性心臟病發生的心絞痛占12%~16%。由于基礎代謝率增高,心動過速,心肌負擔過重,需氧量增加使心臟缺氧,明顯產生心慌、心悸、缺血性的心電圖改變。
體重下降、消瘦
在高甲狀腺激素的情況下,由于體內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導致肌肉等軟組織消耗過多,從而引起消瘦、體重下降。
心情煩躁、容易激動
由于神經興奮性增高,所以常常容易激動、失眠、多夢、言語行動匆促、四肢震顫、反射活躍。
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常常會出現脖子腫大。
其他癥狀
手抖
主要表現為細顫。原因是甲狀腺素分泌過多,雙手神經興奮性增強所致,常難以自控,在拿東西、寫字、舉手、吃飯時出現手抖、細顫。
月經減少、不孕
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容易出現月經減少、不孕。
腹瀉、大便次數增多
對于長期反復腹瀉,按照腸炎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該及時檢查甲狀腺功能。
眼球突出
患者中有20%~30%出現突眼,但這種突眼與甲亢病情輕重無相關性,與病程也無相關性。
并發癥
甲亢危象
甲亢惡化時可出現并發癥,常因感染、手術、碘131治療、勞累、精神激動、嚴重創傷等誘發。表現原有甲亢癥狀加重,體溫>39℃以上,大汗淋漓,脫水,極度煩躁不安,心動過速,惡心、嘔吐,腹瀉,以至休克,昏迷。死因多為高熱虛脫,心衰,肺水腫,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甲亢性心臟病
甲亢伴有嚴重心律失常、心臟擴大或心力衰竭者,以老年甲亢和病史較久未能良好控制者多見。其特點為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臟相關表現可恢復正常。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
甲亢多數是Gravs病,是一種屬于器官自身免疫病,器官自身免疫病常常會合并其他器官自身免疫病,甲亢患者常常合并突眼,突眼是眼眶(包括眼外肌和眼球后脂肪)的器官自身免疫病。臨床上除了Graves病患者可以表現突眼,其他一些甲狀腺自身免疫病,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也可表現突眼,所以我們稱其為“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甲狀腺相關性眼病和Graves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甲亢控制滿意對眼病有幫助,但并不是一定會好轉。
就醫
甲亢對全身多個器官、系統都造成危害,尤其對于有甲亢家族史、精神緊張、壓力過大者若出現體重下降、甲狀腺腫大,情緒急躁、易怒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
就醫指征
- 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低熱、腹瀉、手抖、心動過速、心房纖顫、肌無力等癥狀,需及時就醫。
- 觀察并觸摸甲狀腺有不同程度的腫大時,需及時就醫。
- 若患者易于激動,敏感多疑,煩躁易怒,善言多動,思想不集中,失眠多夢,需及時就醫。
- 若患者出現高熱(高于38℃)、嚴重心慌等癥狀,需立即就醫。
就診科室
優先考慮去內分泌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是否有手舌顫抖、眼球突出?
- 是否吃得多,但還總是覺得餓,并且越來越瘦?
- 是否渾身疲乏無力、干什么都覺得累,經常出汗?
- 是否心悸、胸悶、神經過敏、動不動就發火?
- 女性是否月經減少或閉經?男性是否有陽痿?
需要做的檢查
血清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素測定
血清總T3(TT3)、總T4(TT4)、游離T3(FT3)、游離T4(FT4)、反T3(rT3)水平均升高。血清總T3(TT3)、總T4(TT4)指標穩定,可重復性好,游離T3、游離T4(FT4)不受血中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濃度的影響,較血清總T3(TT3)、總T4(TT4)能更準確地反映甲狀腺的功能狀態。甲亢患者應用免疫化學發光法測定的高靈敏血清促甲狀腺激素(sTSH)<0.1mU/L,其作為單一指標也可用于甲亢的篩查。
甲狀腺自身抗體
95%以上的患者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陽性;50%的患者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陽性。
甲狀腺B超
B超可測定甲狀腺大小、形態、有無結節、血流情況等。甲亢時B超甲狀腺體積增大,血流豐富,甚至呈火焰狀。B超對發現手診未能觸及的甲狀腺結節極有價值。
眼球后B超
可早期發現眼外肌肥大,協助診斷Graves眼病,并可幫助判斷病變的程度和觀察其變化。
甲狀腺攝碘-131率測定
此項檢查診斷符合率高,但受含碘食物及多種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T3抑制試驗
當測甲狀腺碘-131攝取率增高,但仍不能診斷為甲亢或單純甲狀腺腫時,可做此試驗。但此法對老年人及有心臟病的患者不宜采用,以免誘發心律失常或心絞痛等。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興奮試驗
甲亢時由于血清T3、T4水平升高,可通過負反饋作用,在垂體前葉阻斷TRH對TSH分泌的刺激作用。靜脈注射TRH后,若無反應,TSH不增高則支持甲亢診斷。如有興奮反應,TSH升高者可排除本病。其意義類似T3抑制試驗,但此方法簡便、省時,且無服用T3后引起的不良反應,也適用于老年人或合并心臟病患者。
診斷標準
- 典型病例診斷不困難。有診斷意義的臨床表現為怕熱、多汗、易激動、易饑多食、消瘦、手顫、腹瀉、心動過速及眼征、甲狀腺腫大等。在甲狀腺部位聽到血管雜音和觸到震顫,則更具有診斷意義。
- 對一些輕癥或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常需借助實驗室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在確診甲亢的基礎上,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甲亢,結合患者眼征、彌漫性甲狀腺腫、TSAb 陽性,即可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鑒別診斷
單純性甲狀腺腫
無甲亢癥狀,131I攝取率雖増高,但高峰不提前,血清總T3、血清總T4正常或血清總T3偏高,免疫化學發光法測定的高靈敏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正常,據此可以鑒別二者。
神經癥
有與甲亢相似的神經精神癥狀,但無甲亢的高代謝綜合征、突眼及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檢査均正常,據此可以鑒別。
其他
部分不典型患者,常以心臟癥狀為主,如期前收縮、心房纖顫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易被誤診為心臟疾病;以低熱、多汗為主要表現者,需與結核病鑒別;老年甲亢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常有淡漠、厭食等癥,且消瘦明顯,應與癌癥相鑒別;甲亢伴有肌病時,應與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和重癥肌無力鑒別。
治療
甲亢的治療原則為控制高代謝綜合征,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目前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方法有三種,即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及手術治療。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物分為兩類,包括硫脲類及咪唑類。常見的代表藥物分別為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
治療周期
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療程較長,一般需要1~2年,有時長達數年。如果甲狀腺不大、TRAb陰性或最后階段抗甲狀腺藥物維持劑量很小時停藥后復發率低,治療周期短,反之,復發率較高,需要延長治療時間。
藥物治療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是甲亢的基礎治療,但是單純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治愈率僅有50%左右,復發率高達50%~60%。抗甲狀腺藥物也用于手術和131I治療前的準備階段。
硫脲嘧啶類藥物
- 這是我國和世界不少國家目前治療甲亢主要采取的方法。本治療方法的特點為口服用藥,容易被患者接受;治療后不會引起不可逆的損傷;但用藥療程長,需要定期隨查;復發率較高。即便是合理規則用藥,治后仍有20%以上的復發率。
- 臨床選用順序常為甲硫咪唑、丙基硫氧嘧啶、卡比嗎唑和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基硫氧嘧啶藥效較其他小10倍,使用時應劑量大10倍。
- 在我國,選用丙基硫氧嘧啶和甲硫咪唑都不少,選用前者考慮其可減少循環中的T4轉換為T3,孕婦使用更為安全,而選用后者則認為該藥副作用更小,對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具有較長時間的抑制作用,有經驗顯示該藥每日給藥一次即可,患者的依從性較好。
β受體阻斷藥
- 阻斷甲狀腺激素對心臟的興奮作用。
- 阻斷外周組織血清總T4向血清總T3的轉化,主要在抗甲狀腺藥物初治期使用,可較快控制甲亢的臨床癥狀。對于有支氣管疾病者,可選用β1受體阻斷藥,如阿替洛爾、美托洛爾等。
手術治療
通常為甲狀腺次全切除術,適應癥為中、重度原發性甲亢、繼發性甲亢、高功能腺瘤;伴壓迫征的甲亢;服藥及放療后復發的甲亢。主要并發癥是手術損傷導致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和喉返神經損傷。
中醫治療
傳統的中醫中藥及針灸療法對一些甲亢也有較好的效果。由于醫家對病情認識的辨證不同,各家采用的治法也有差別,療效也不相同。對用硫脲嘧啶類藥治療有明顯血象改變的甲亢患者,傳統中醫中藥治療效果不錯。
其他治療
放射性碘治療
此法安全,方便,治愈率達到85%~90% ,復發率低,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采用此種方法治療甲亢。治療后癥狀消失較慢,約10%的患者發生永久的甲狀腺功能減退。這是安全的治療,全世界采用此種治療方法的幾十年中,對選用的患者尚未發現甲狀腺癌和白血病。
甲狀腺介入栓塞治療
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治療Graves病的一種新方法。此種治療方法適應癥是甲狀腺較大,對抗甲狀腺藥療效欠佳或過敏者;不宜采用手術或放射性碘者;也可用于甲狀腺非常腫大時的手術前治療。而初發的甲亢,甲狀腺腫大不明顯,有出血傾向及有明顯的大血管硬化者應為禁忌之列。
預后
甲亢患者根據病情不同可有不同的轉歸,部分患者經治療后病情緩解可達治愈,另有部分患者呈慢性病程,病情起伏,經久不愈,還有一部分患者雖經治療,病情仍有加重,并可發生各種并發癥而惡化,甚至死于甲亢危象。
能否治愈
臨床上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合理選用各種治療方法。一般經合理治療,絕大多數病者均能痊愈。
能活多久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若發現及時,治療方案準確,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控制病情發展,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復診
甲亢患者應定期隨訪調整治療方案,開始3個月每月堅持隨訪復査甲狀腺功能、血常規,根據甲狀腺功能穩定程度由診治醫師決定隨訪間隔時間。若出現發熱、過敏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就診。
飲食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在治療期間,控制碘的攝入尤為重要。另外,對甲亢患者必須供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及礦物質,以補充其消耗,改善營養狀況。
飲食調理
- 適量補充鈣,尤其是對癥狀長期不能得到控制的甲亢患者和老年人,可預防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
- 為滿足機體代謝亢進的需要,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及礦物質、低纖維素的飲食。有低鉀的甲亢患者,多食橘子、榨菜等高鉀食物,必要時藥物補鉀。
- 忌辛辣食物、煙、酒。
- 禁止攝入刺激性的食物及飲料,如濃茶、咖啡等。
- 避免服用海帶、紫菜、海魚等含碘高的飲食,少喝可樂、雪碧等產氣飲料。
護理
因病人基礎代謝亢進,怕熱,應安排通風良好的環境,保持室溫涼爽而恒定,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隨時更換浸濕的衣服及床單,防止受涼。同時注意病人的心理健康,患者做好自我心理調整,避免感染、嚴重精神刺激、創傷等誘發因素。
日常護理
- 忌碘飲食,避免劇烈運動及暴飲暴食,有計劃地適量活動,病情輕者可下床活動,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 多注意休息,另外,病患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堅持按時服藥。
- 學會控制情緒和自我調節,可以適當養花草進行修身養性,還必須堅持勞逸結合,做好治療后的調養工作。
- 定期監測血常規、甲狀腺功能、TRAb等指標。
病情監測
- 由于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停藥后復發率較高,故停藥后還應定期檢測甲狀腺功能,如有復發跡象即再次給予治療。
- 抗甲狀腺治療時,必須堅持及時監測病情和定期檢測甲狀腺激素水平。
- 甲狀腺功能則每個月至少檢測一次,抗體水平可視情況每3~6個月檢測追蹤一次。避免藥物性骨髓毒性(如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缺乏癥)和肝損害,以及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發生。一旦發現病情異常變化,應立即處理,甚至停用有關藥物。
特殊注意事項
- 基礎代謝率一次結果往往不可靠,需排除如發熱、失眠、貧血、妊娠、心動過速、肺氣腫、心力衰竭、白血病、嗜鉻細胞瘤、咖啡因、尼古丁等非基礎代謝狀態因素的影響。
- 行甲狀腺攝131I功能試驗前2~8周應禁食含碘豐富的食物(海帶、紫菜等)和含碘藥物,以及停用任何用于甲狀腺的藥物(抗甲狀腺藥和甲狀腺激素類藥)。
- 妊娠和哺乳期妊娠和哺乳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婦女禁行131I等核素檢查。
- 抑制試驗對年老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 對極個別疑難病例經過實驗室檢查仍未能確診,可重復一些檢查,或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對比分析,還可在一般對癥治療情況下隨診,或可使用抗甲狀腺藥物進行診斷性治療1~3個月。
預防
由于甲亢的發病率近些年出現逐漸增長的趨勢,應該堅持預防為主,及時做好甲亢疾病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
早期篩查
- 普查身體健康時,應加測甲狀腺B超或甲狀腺功能,以早期發現甲亢患者。
- 對于本身患有自身免疫類疾病的人群,如紅斑狼瘡,應提高警惕,定期排查。
- 對有甲亢病史以及食用碘過量的高危人群,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
預防措施
- 對于未患病的人群來說,沿海地區應該注意膳食中的含碘量,盡量不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從根本上防止碘甲亢;堅持每年定期做甲狀腺彩超檢查,實現甲亢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 在生活方面,應該堅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實現勞逸結合,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及時預防甲亢疾病的發生。
- 避免壓力過大,學會適當放松自己和釋放壓力,保持身心愉快,減少甲亢疾病的發生率。
發現甲亢怎么辦?
可以咨詢徐光宇老師,專注于中醫治療甲狀腺三十多年,回復患者也很耐心。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