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早教觀念不斷地深入人心,家長們對于蒙臺梭利(又譯蒙特梭利)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因為很多早教中心和幼兒園都號稱,他們使用的蒙氏教材或是采用蒙氏教學法,聽起來很高深、很國際范兒樣子,其真正的含意是什么呢?心貝親子網小編就為你解釋一二。
蒙臺梭利是一個人,她的全名為瑪利婭?蒙臺梭利(意大利語: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她是意大利幼兒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醫生、第一位女醫學博士。而現在說起蒙臺梭利通常指由瑪利婭?蒙臺梭利提出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方法源自于她在從事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主要倡導學校應該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1907 年蒙臺梭利在羅馬建立了“兒童之家”,招收 3-6 歲的兒童加以教育,她運用自己獨創的方法進行教學,那些普通的兒童在幾年后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成為一個個聰明自信、有教養、生機勃勃的少年英才。蒙臺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轟動了歐洲,人們紛紛仿照蒙臺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許多新的“兒童之家”,歐洲、美國甚至還出現了蒙臺梭利運動。100 多個國家引進了蒙臺梭利的方法,蒙臺梭利學校遍布世界各大洲,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僅僅美國就有2000多所。蒙臺梭利教育理論是目前風行世界最先進、最科學、完善的學前啟發式教育之一,給世界幼兒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吸引了眾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對其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和推廣,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
蒙臺梭利教學法的精髓在于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它遵循兒童成長的自然法則,對兒童有充分的了解與研究,讓兒童在特別營造的環境中自由地學習,增加生活體驗,激發兒童內在潛能;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獨立、自信、專注和創造的能力,為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蒙臺梭利教學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動作、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生活禮儀等,培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愛物等好習慣。感官教育主要培養敏銳的感官,進而培養觀察、比較、判斷的習慣與能力。數學教育則是使用直觀教具玩數學,讓孩子在學具操作中懂得數與量的關系,感受四則運算的快樂。語言教學是讓孩子通過對實物的描述,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時滲透文字活動,培養閱讀能力,為書寫做準備。文化教育涵蓋科學、文化、藝術諸方面的內容,涉及到動物學、植物學、歷史學、地理學、天文學、物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使兒童在玩中探索科學的奧秘,從宏觀到微觀,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兒童發展是一門科學,從事它需要具備特別素質和多年的學習研究,而現在大多數家長和教師們只是憑潛意識、下意識、早年經驗、想象、自我感覺和當時情緒去“帶孩子”,造成很多兒童有心理問題,不能正常成長。蒙臺梭利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兒童正常發展和成長,讓他們具有良好的品質、潛力和人格力量,長大后能充分發揮人類天然的巨大的生命潛能。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