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醒】
散瞳后應盡量避免強光刺激
青少年兒童首次驗光,要散瞳辨別真假近視。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藍育青教授介紹,因為孩子年齡越小,眼睛的調節力較強,驗光時如果不做散瞳,睫狀肌的調節作用可使晶狀體變凸,屈光力增強,不能把假性近視成分除去,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藍育青提醒,散瞳后注意三件事:孩子散瞳期間由于視力模糊,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如寫作業、看書、玩電腦等;散瞳期間瞳孔擴大,應避免強光刺激,戶外活動時可佩戴太陽鏡或遮陽帽;散瞳期間家長要看護好孩子,叮囑孩子不要追跑打鬧,以免摔傷。
【中醫養生】
夏季養陽 試試“背后七顛”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是調補陽氣、治療陽虛等疾病的好時節。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實驗中心副研究員代金剛推薦給大家一個動作——背后七顛,常練可養陽氣。
具體動作為:兩腳并步站立,兩臂自然垂于體側,身體中正,目視前方。首先頭向上頂起,隨之兩腳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時上下一起一落。需要提醒,練習過程中,注意足跟應是在懸空狀態下輕顛7次,接著兩腳跟下落,輕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為一遍,每次需要做7遍。
【科學飲食】
晚飯不可多吃也不可不吃
《營養素》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每天都吃晚飯相比,偶爾、經常或從不吃晚飯的人,體重增加風險上升;偶爾不吃早飯或午飯則沒有顯著影響。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于康教授解釋,不吃晚飯,可以在短期內瘦幾公斤,但這往往是“假瘦”。一旦恢復正常吃晚飯,或者增加飲水,就會恢復到原來的體重。
于康提醒,不吃晚飯還可能造成胃腸道功能節律紊亂。晚飯不可不吃,也不可多吃。晚飯能量過剩是導致肥胖、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的直接誘因。晚飯應盡量清淡,即少油、少鹽、少糖、少辛辣。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濃汁厚味,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海產品、瘦肉、蛋類,少吃肥肉。
【醫學探索】
AI輔助內鏡檢查可提高胃腫瘤檢出率
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人工智能(AI)輔助內鏡檢查,可將胃腫瘤漏檢風險降低近八成。內鏡檢查是檢測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的推薦方式。然而,檢測胃部腫瘤的關鍵一線工具白光內鏡,對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并不高。
研究人員發現,用以檢測局灶性病變和診斷胃腫瘤的AI系統,結合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可以顯著降低胃腫瘤漏檢率。此前,該研究團隊研發的一款AI系統“內鏡精靈”,帶有胃早癌檢測模塊,經過多中心臨床試驗初步評估,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內鏡檢查質量。
【新藥速遞】
一款治療痤瘡藥物獲美FDA批準
皮膚科公司Sol-Gel Technologies宣布,其首個專利藥物產品Twyneo乳膏獲美國FDA批準上市,適用于成人和九歲及以上兒童尋常痤瘡患者的治療。
尋常痤瘡是一種常見皮膚疾病。Twyneo是一款外用乳膏,含有0.1%維甲酸和3%過氧化苯甲酰的固定劑量組合。Twyneo利用Sol-Gel的微囊化技術,將維A酸和過氧化苯甲酰分別包封在二氧化硅微囊內,這種結構能穩定維A酸不被過氧化苯甲酰降解,并可以隨時間推移緩慢釋放各自的活性藥物成分,產生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特征。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柳寶慶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