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誤吞了水銀會有什么樣的危險呢?
家中的哪些物品千萬不能讓熊孩子碰,父母心中有要數,不然會闖出大禍。
點個關注不迷路。今天阿偉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廣東深圳熊孩子給餃子量體溫,差點要了奶奶命的驚險一幕。
熊孩子給餃子量體溫導致水銀體溫計破裂
熊孩子,在家不能想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
據媒體報道,在深圳一7歲的熊孩子小夏在家看見什么都想玩一下,竟想起了用水銀體溫計給餐桌上碗里的餃子量起了溫度。
在好奇心的支配下,熊孩子用水銀體溫計不停地攪著碗里的餃子,不料戳了幾下,水銀體溫計被熊孩子弄破碎了。
水銀瞬間流到了盛有餃子的碗里。 自知闖下了大禍, 害怕挨揍。熊孩子將破碎的溫度計丟在一旁,悄悄地逃離了事故現場。
奶奶不知情誤吞含水銀的餃子,父親上演教科書式的急救
孩子的奶奶從廚房出來, 看見餐桌上碗里沒有吃完的餃子。節約習慣了的老人,想也沒有多想,便端著碗吃了起來。
吃到嘴里的餃子奶奶明顯感到不對勁,再吃到一個時竟然咬到一個硬硬的東西,吐出來一看竟發現是體溫計的金屬探頭。
家人仔細一觀察,餐桌上有破碎的水銀體溫計及漏出的顆粒水銀粉,便知是熊孩子小夏闖的禍。
孩子的父親發現后立刻讓母親張大嘴,檢查母親的口腔黏膜有沒有被劃破。
接著夏先生又讓母親及時吞下一顆生雞蛋,并快速打開家中窗戶進行通風,并用濕棉棒收集撒在桌上的水銀,放入密封袋中。
夏先生1分鐘教科書式的自救后,又快速帶母親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醫生在詢問情況后,對夏先生的自救方式連連稱贊。
經過急診科醫護人員對夏先生母親及時進行洗胃,活性炭吸附治療后,目前夏先生的母親已無大礙。
誤吞水銀會有什么樣的危險,事后如何自救
生活中常見的哪些物品都含有水銀呢?
熒光燈中含有水銀;暖水瓶為了減少熱輻射,外壁涂有水銀;電腦顯示器等電子產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水銀。
據專家介紹,人一旦誤食水銀,水銀進入體內不會被消化道吸收,在經過幾小時到十幾小時后,即可從糞便中排出。
水銀在常溫下即可蒸發成氣態,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中毒,因此,在處理散落在地的水銀時最好戴上口罩。
如果傷口碰到水銀,則應到醫院的中毒防治科進行檢查,防止出現中毒現象。
家中含有水銀成分的用品一旦被打碎,水銀就會蒸發,形成球體滾落,首先要關掉室內所有的加熱裝置,打開窗戶通風。
其次要戴上手套,用小鏟子把水銀收集起來深埋,或在上面撒些硫磺粉末,硫和汞反應能生成不易溶于水的硫化汞。
如果誤吞的水銀量較大,可以口服牛奶或蛋清,使其中的蛋白質和水銀結合,保護胃黏膜。
一般來說誤吞食水銀會中毒需要當時就去醫院搶救。
個人觀點:
安全無小事,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來先來。作為家長家中的一些危險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不能觸及的地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同時要學習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護和自救常識,以防在家中發生危險時進行自救。
廣東熊孩子給餃子量體溫差點要了奶奶的命,這件事你怎么看?說出你內心的感受和觀點。
關注 期待你的參與,有你更精彩,共享陽光,共擔風雨。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