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國多地紅眼病曾發生過集中暴發,尤以山東、廣東、浙江等地為甚,上海地區也有紅眼病局部流行的報道。那么,究竟什么是紅眼病呢?俗稱的“紅眼病”,中醫稱為天行赤眼,是一種急性感染性結膜炎。根據致病原因的不同,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兩類,其臨床癥狀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結膜炎為重。紅眼病發病急,起病快,患者多在感染后 1~2天內開始發病,且多數為雙眼發病。本病傳染性強,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紅眼病全年均可發生,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常在幼兒園、學校、醫院、工廠等集體內廣泛傳播,造成暴發流行。
患病早期,患者多感到雙眼發燙,燒灼感、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痛,像進入沙子般地疼痛難忍,緊接著眼皮紅腫、眼眵多、怕光、流淚。癥狀嚴重者,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此外,還有的病人結膜上出現小出血點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膿性,有時在瞼結膜表面形成一層灰白色假膜,角膜邊緣可有灰白色浸潤點,嚴重的可伴有頭痛、發熱、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目前,西醫治療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風熱毒邪,時行癘氣所致,治療多采用清熱解毒藥物,有較好的療效。
對于病癥輕微者,表現為雙眼發紅、痛癢交作、畏光者,辨證為風熱上攻,治宜疏風散熱,可選用金銀花、連翹、野菊花、夏枯草各 15 克,竹葉、薄荷、桔梗、牛蒡子各 9 克,蘆根 18 克,甘草 3 克煎湯口服。
病癥嚴重,表現為雙眼分泌物多、紅腫、甚至伴有出血點的患者,辨證為火毒熾盛者,治宜清熱瀉火解毒,可選用板藍根、野菊花各 15 克,黃連、黃芩、梔子各 12 克,柴胡 9 克,草決明、夏枯草各 12 克,生地 9 克,牡丹皮 6 克,甘草 3 克煎湯口服。
對于局部癥狀較嚴重的患者,還可以多用生理鹽水或硼酸水沖洗雙眼,配合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膏或眼藥水,進一步加強療效。
(三七 百合 蛤蚧)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