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內地幼童在香港街頭小便遭拍后父母與港人發生沖突的視頻,引發公眾熱議。對于小孩便溺事宜,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處理方式差別不小,例如法國規定至少處罰35歐元,而英國則允許兒童和孕婦隨時隨地“方便”。另外,對于廣受爭議的地鐵內飲食,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規定非常嚴格,而歐美不少國家則比較寬容。
文/圖片整理記者 羅磊
嬰幼兒便溺:
英國最為寬松
英國:
政府管得松
孕婦兒童能隨時隨地尿
在英國的公共場合,如果一個孩子內急實在忍不住,那么他們是可以在路邊的隱蔽處、草叢處等地小便的。此外,英國的法律規定,孕婦有權利在任何地方借用廁所,或是在任何她本人希望的公共場所小便,同時英國的警察有義務為在公共場所緊急如廁的孕婦提供“掩護”。
“抓現行”才會受罰
在美國,如果孩子在角落或草叢里小便的話,警察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不會盲目進行處罰。然而美國每個州罰款金額不同,從50美元~1000美元。不過,這種指控指的是“正在公眾場所小便”,也就是“抓現行”。在美國加州,如果一個孩子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隨地大小便,那他肯定會受到罰款處罰。如果孩子在角落或草叢里小便,警察不會盲目進行處罰,可能會提醒孩子或孩子家長不要再犯。
對孩子寬容是一種尊重
比起美國和英國,德國的小朋友就更幸福。不僅沒有人給他們開罰單,也沒人討論他們是不是該當街大小便,其強調的重點就是“小孩實在憋不住需要當街小便時,家長要是攜帶了尿不濕和塑料袋就最好”。但是父母必須要為孩子負責,應當盡量帶他們去公廁解決。
法國:
家長縱容小孩會加倍處罰
法國從2007年開始出了一個罰款的規則,如果隨地大小便,會被處以35歐的罰款。除了罰款之外,法國政府還在公共建筑上搞起了發明。在市政廳前面,他們準備做有坡度建筑,像一堵小小的圍墻。若小孩在家長看護下還隨地小便,罰款金額會更高。
人們不會過度討論這類事
在日本,如果遇到有小孩情急之下在路邊小便這樣的事,民眾一定不會圍觀。更可取的行為是幫助孩子家長找廁所,如果實在時間不足或不方便找,孩子的這種行為也很可愛,人們不會過度討論和譴責。在日本,在公共場所隨地大小便,如果被警察發現,一般罰款1000日元至1萬日元。而如果污染了水源等,處罰力度還要加大。
中國香港特區:
幼兒緊急情況下可當街便溺
根據相關規定,任何正在照顧或看管一名12歲以下兒童的人,不得在沒有合理因由下,準許該兒童在以下地方大小便:(a)任何街道、公眾地方或公眾看得見的地方;(b)建筑物的任何公用部分,而該公用部分并非洗手間或水廁。“合理因由”為針對兒童的免責排除性條款。
中國臺灣地區:
隨地便溺違法
為了不讓人隨地大小便,臺灣當局廣設流動廁所。對于隨地便溺,各地罰款不一,不過一般是從新臺幣500元起。
公共場所隨地小便罰150新元
為讓公民保持高度自覺,新加坡政府制定嚴厲的公共法規,在禁止當街小便方面,新加坡規定,在公共場所隨地小便罰150新元。
地鐵禁食:
中國港、臺管理嚴格
地鐵進食罰款2000港元
按照香港地鐵的有關規定,任何人不得在地鐵付費區內飲食,包括月臺和車廂等,否則處以定額罰款港幣2000元。
捷運甚至禁止飲水
臺灣地區的《大眾捷運法》規定,乘客若在捷運“禁止飲食區”飲食,處新臺幣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的罰款,沒有模糊空間。臺北捷運和高雄捷運會不定時有稽查員和捷運警察巡邏。
吃東西被允許 接電話不禮貌
在日本的電車車廂內,吃東西和喝飲料是被允許的。此外,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大家的習慣卻是在車廂內不講電話只發簡訊、郵件以免干擾他人。另外近年來日本地鐵正逐步推行“新禮貌運動”,除了打電話外,高聲交談、車內化妝與大聲聽音樂等等也都被視為會影響他人搭車權益的舉動,建議乘客不要這樣做。當然,這也同樣不會附帶強制甚至罰款條款。為了提醒民眾注意車上的文明秩序。
禁止吸煙 飲食靠自覺
英國倫敦地鐵有139年的歷史,然而,除了禁止地鐵吸煙并會處以罰款以外,并沒有更多的限制。在常規時間內,多數乘客仍然是自覺文明的,對禁止吃東西沒有明文規定。
各地標準不一 但處罰很嚴
美國各地地鐵行為規范并不完全相同,但對違反者的懲罰一般都很嚴——輕者通常會被口頭警告或驅離、罰款,重者甚至會被逮捕、拘留,或是被判社區服務等。如為了減少地鐵站內的鼠患,紐約州政府從2012年開始禁止乘客在地鐵內和站臺上吃東西,違者要處以最高250美元的罰款。華盛頓市也有著非常嚴格的禁食令。地鐵管理規定中明確禁止吃喝,違者可能面臨地鐵警方的逮捕。美國佛州杰克森威爾的禁食令稍微人性化些,出于健康需要,一些乘客的進食是被允許的,但飲料要使用符合地鐵方規定的容器盛裝。對于喝飲料的規定,美國各地比較寬松,但普遍禁止含酒精飲料。
禁止進食飲水,最高可罰500新元
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的一家鐵道運營公司,其地鐵上嚴禁吃喝,就連開水、礦泉水、瓶裝飲料、含在嘴里的糖、花生也不例外,甚至連老人、幼童及孕婦在地鐵上也不能喝開水,就連母親哺乳也會被請下車。通常,地鐵站職員會把那些“急需”吃喝的乘客帶到一旁去,讓他們解決吃喝問題,再續程搭地鐵。根據快捷交通系統法令,初犯者可面對罰款30新元,一旦被控上法庭,重犯者可被罰最高500新元。
德國: 不禁飲食 但禁酒
不僅是英國,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也不禁止地鐵內的飲食,當然多數德國人也不會在地鐵里隨意用餐。德國漢堡市公共交通協會2011年出臺“禁酒令”,乘客乘坐巴士、地鐵及輕軌等交通工具時,沒有打開的葡萄酒、啤酒等酒類可以帶上車,喝過酒的乘客也可上車,可車輛行駛過程中禁止喝酒,違者將被罰款40歐元。
法國: “不成文法律”
在法國,巴黎地鐵站里曾張貼了一系列平面廣告抨擊不文明行為。啃著漢堡、亂丟食物的主角頂了一個野豬腦袋。法國人認為在公交上吃東西很不禮貌:“就像一條不成文的法律。”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