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有的人不用吃藥,熬幾天就好了;有的人吃藥也不見好,還越來越嚴重,這是為什么呢?
中醫認為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按季節和表現出的癥狀來區分;西醫認為,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需要查血來判定。
其實感冒有復雜的病程,沒有那么涇渭分明。感冒因為人的免疫力差異和病毒類型的不同,表現出的癥狀會有所區別。
無論是中醫理論還是西醫診斷,感冒都是隨著病程的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不能武斷地用一種感冒類型來確診和治療。
小李在夏季得了感冒,按照自己理解的常識去藥店自行購買了風熱感冒藥,結果服藥后,感冒癥狀更嚴重了,拖了半個月也不見好,小李去醫院看診,從醫生那里了解到,感冒不能按季節和表現的一些癥狀就判定是風熱或者風寒感冒,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感冒癥狀的進程,武斷地加以區分,結果延誤了病情,導致大問題。
1藥網整理了各種感冒的種類和病程,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感冒”,以便在生活中能對癥下藥,應對感冒。
感冒的分類和病理關系?
從中醫角度講,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是人體受涼導致寒氣入體,主要癥狀為持續流清鼻涕、咳嗽、畏寒;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入侵,導致肺氣失和,主要癥狀為發熱、喉嚨腫痛、鼻塞、咳痰濃稠。
按西方醫學來講,感冒按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可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屬于腺病毒,是普通型感冒,比較常見,傳染性強,癥狀不嚴重,一般7天就會自行痊愈。細菌性感冒是病菌入體,初期以低熱為主,兩三天后癥狀加劇,引發全身性不適,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發更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細菌性感冒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
不同感冒的病發與季節、溫度、環境有關,但有時候也可視為感冒的不同時期。有的感冒初期為風寒感冒,是由病毒引發的,病癥在表,還未入侵肺腑。大多時候可以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抵御病毒,實現自我康復。
當人體免疫力無法對抗病毒時,疾病會繼續發展,由病毒性轉為細菌性感冒,患者體內會出現肺熱,轉為風熱感冒,患者感冒癥狀會更加嚴重,需要進行抗病毒、抗細菌治療。
簡單來說,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可以視為感冒的不同階段,風寒感冒病在表面,屬于中醫說的表癥,風熱感冒病在肺里,屬于中醫所說的里癥。
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也并非獨立的個體,人體有時候會從病毒性轉向細菌性,也可以同時感染病毒、細菌性感冒,需要醫生診斷,對癥下藥。
影響感冒形成的因素?
感冒的病理反應和人體抵抗力有很大關系,抵抗力強的人,患上感冒可能會一直停留在病毒性階段,表現是風寒感冒的病癥,可服用普通風寒感冒藥或者依靠自身抵抗力就能扛過去。
如果風寒感冒沒有自行痊愈,就會慢慢發展為風熱感冒,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一開始是流清鼻涕,后面就開始流黃鼻涕的原因,出現風熱感冒癥狀時,就不能再服用風寒感冒藥,需要換藥治療。
抵抗力弱的人,在感染病毒后很快就會發展成細菌性感冒,病癥從表發展到內里,表現出風熱感冒的癥狀,患者如果不進行治療,會越拖越嚴重,1藥網建議,如果出現風熱感冒的癥狀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感冒還和病毒的種類也有關系,普通病毒表現的病癥基本為風寒感冒的病癥,流行感冒是病毒性和細菌性的混合體,病程快,癥狀嚴重,表現的病癥大多為風熱感冒。
如何預防感冒?
感冒屬于呼吸道傳染性病,易感冒人群患感冒后不僅影響自身健康,還容易傳染給周圍的人。1藥網為大家總結了幾種預防感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增強自身免疫力,減少感冒。
- 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身體素質好的人一般很少感冒,即使感冒也能依靠自身抵抗力扛過去。堅持體育鍛煉,如跑步、打球、爬山等戶外活動,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適應外界溫度變化的能力。
2.飲食健康,營養全面
大多數身體偏弱的人都是營養不良引起的,原因在于長期偏食,飲食不健康,身體得不到全面營養,抵抗力就會減弱。
在日常飲食中,要謹記:飲食健康,葷素搭配,均衡攝入蛋白質、糖分、脂肪和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強健體魄。
3.睡眠充足,勞逸結合
大多數風寒感冒都是因為人體太過疲勞引發的,身體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病毒就容易入侵,導致不適。
感冒時,人的身體會很疲憊,經過補充睡眠和休息,一些感冒癥狀就會消失,當身體感到疲勞時,一定要適當休息,讓身體從疲勞狀態中緩解過來。
感冒是傳染性疾病,擺脫弱體質才是預防感冒的關鍵。一旦感冒了也不要盲目用藥,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判斷,拿不準的時候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