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病,是指任何疾病所導致的皮膚炎癥性紅斑損害累及體表面積達90%以上的皮膚炎癥狀態,是一種癥狀性診斷名稱。這類患者的大多數病例伴有持續性脫屑,故有時又稱之為剝脫性皮炎。皮損累及面積不足90%但大于50%時,稱紅皮病傾向。各種皮膚病和內臟疾病均可導致紅皮病,但有高達1/3的病例雖經仔細檢查仍不能明確病因。
通常將紅皮病的病因分為四大類,即先前存在的皮膚病、藥物、惡性腫瘤和特發性疾病。紅皮病是一些常見皮膚病的后期表現。原發皮膚病中,銀屑病、特應性皮炎引起紅皮病最常見,往往是因為處理不當導致疾病加重而轉為紅皮病。許多口服藥可引起藥疹并出現紅皮病。潛在的惡性腫瘤可導致紅皮病的發生,特別是淋巴瘤等網狀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紅皮病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嚴重系統性疾病的先兆,如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紅皮病的病因復雜,難以用單一的發病機制來解釋。每種疾病都可能存在著某些誘發因素,導致整個表皮層出現炎癥,并發展為非特異性“急性或慢性皮膚衰竭”的形式,等同于腎功能衰竭。紅皮病時全身皮膚均處于炎癥狀態,因此無論病因如何,紅皮病都是一種嚴重甚至致命的需要住院治療的皮膚病。
紅皮病可促使原有疾病的惡化,使原有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紅皮病的變化不限于皮膚,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可損傷內臟,影響代謝,造成機體嚴重狀態,引起多種并發癥如皮膚瘙癢、繼發感染、代謝紊亂、血流動力學改變乃至心力衰竭、低體溫、中毒性肝炎、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患者的體溫調節能力喪失,而出現熱量丟失導致寒戰;為了維持正常體溫,機體代謝增加,可導致漸進性功能衰竭;當機體代償機能不斷衰弱,而出現低體溫。5.22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事故已證明低體溫的兇險。
皮膚嚴重脫屑可導致蛋白質大量丟失,加上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蛋白丟失的相關性腹瀉和脂肪瀉,患者會出現低蛋白血癥、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及循環功能障礙等。紅皮病的死因還包括惡性腫瘤、合并心血管疾病、感染如敗血癥和肺炎以及治療引起的并發癥等。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