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蒼白、頭暈、乏力……
難道,貧血了?
貧血了,我要輸血!
貧血就要輸血嗎?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貧血。
怎樣才算貧血?
指標1: 血紅蛋白
一般來說血紅蛋白<120g/L就可以說是有貧血了,雖然貧血主要是因為紅細胞的缺少,然而血紅蛋白往往能更為直觀地表現出來,所以一般以血紅蛋白來劃分貧血的嚴重程度。
貧血的嚴重程度是這樣劃分的:
對于這些指標的記憶方法也非常簡單:30、60、90,都是30的倍數,最嚴重的貧血就是最小的數字30。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很容易地清楚自己的貧血程度,從而了解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
指標2: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指數可幫助我們判斷外周血紅細胞的大小,可以區分貧血的常見類型。
成年人的MCV參考區間為80-100fl。
滑動查看
01
巨細胞性貧血
體內紅細胞偏大:MCV>100fl。
巨細胞性貧血最常見的血液病就是巨幼貧。常見于因飲食攝入不足或者胃腸吸收障礙等因素導致的維生素B12、葉酸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引起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02
正細胞性貧血
體內紅細胞基本正常而紅細胞計數降低。
最常見的正常細胞性貧血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紅細胞在體內被破壞,急性失血等原因造成的貧血。
03
小細胞性貧血
體內紅細胞偏?。篗CV<80fl。
最常見于缺鐵性貧血,因為體內貯存的鐵耗盡了,繼之紅細胞內的鐵缺乏引起的貧血。
指標3: 紅細胞
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運輸氧氣,以供機體代謝需要。
雖然貧血都表現為紅細胞計數的降低,但其中還是有許多區別的。不同種類的貧血中紅細胞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有時紅細胞會偏大,有時紅細胞會偏小,有時則大小正常。
貧血有什么表現呢?
首先看神經系統,因為紅細胞減少、供應的氧氣不足或缺乏一些人體必需的元素:維生素B12和鐵,所以就會影響到重中之重的大腦,就會表現出頭痛、眩暈、萎靡、暈厥、失眠、耳鳴、多夢、眼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緊接著,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皮膚黏膜蒼白,常見的貧血表現是面色蒼白、唇甲色淡、眼瞼蒼白等。
懷疑貧血,觀察哪些部位?
通常醫生觀察的部位有三個地方:手指、口唇皮膚,以及瞼結膜(正常人翻開下眼皮可以看見的那些紅紅的黏膜,貧血患者通常都是蒼白的)。
另外,當紅細胞減少,它們運輸氧氣也是有限的,此時就滿足不了身體的需要,必須快速地動起來才能滿足“組織”的需要。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循環系統癥狀:呼吸加快加深。血液循環也會加快,心臟也會跳得很快,或者亂跳,就會覺得心慌、心悸等不適。
確診貧血后,做哪些檢查治療?
首先,要明確貧血的原因,查一查血液中葉酸、維生素B12、鐵蛋白的含量,如果有缺失的,及時補充即可。
其次,醫生就會問你大便如何?有沒有胃潰瘍的病史?因為一些消化系統的疾病會導致消化道出血而引起貧血,故而需行胃鏡、腸鏡等檢查明確是否有出血、出血的部位。
如果你是個小仙女,那么醫生還會問你月經如何、量多不多,一些婦科疾病導致的長期失血也會引起貧血,這時候須得治療好原發病才能糾正貧血,所以小仙女們千萬不要害羞,一定要老實交代病史!
接下來,會摸摸肚子,做個B超,看看體內的脾臟是否腫大。一旦脾腫大、脾功能亢進,若是藥物治療無效,還是考慮……割了吧。
最后,如果以上檢查都正常,那么各位就得警惕起來,這可能是一些嚴重的血液疾病,這時候必須用骨穿檢查才能明確病因。骨穿也就是大眾熟知的“抽骨髓”,需要對抽出的骨髓進行一系列分析,才能明白這到底何種原因才導致的貧血。
常笑社區溫馨提示
貧血了一定要加以重視,別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應該積極尋求醫生的幫助和指導。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