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網上偶然看到一位寶媽咨詢:我家寶寶是不是大腦發育出問題了?別人4個月就能睡整覺了,我的寶寶為啥一歲了還得抱著睡?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可他就像大腦有刺激反射似的,一放下就哭,怎么辦才好?
曾經我也像這位媽媽一樣無助,總覺得自家寶寶跟別人家寶寶不一樣,腦子沒發育好,睡眠問題到了1歲多還沒改善。其實很多時候寶寶的睡眠問題多、無法改善是家長不了解寶寶大腦發育程度引起的,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說說從睡眠角度來看寶寶的大腦發育程度。
想知道嬰兒大腦發育到什么程度了?從“睡眠”就能看出一二
其實嬰兒的睡眠和他們的大腦發育程度息息相關,在大腦日益發育成熟之前,他們的睡眠問題比較多且頻繁。一直到大腦發育成熟,他們的睡眠時間趨于穩定后才會減少,后續就是家長培養的睡眠習慣了。
0-3月:睡眠問題多,大腦發育不成熟
《Bright from the Start: The Simple, Science-Backed Way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from Birth to Age 3》中曾指出嬰兒在出生后的第一個月,大腦1000億個神經元細胞之間的溝回會增長20倍,他們會生成超過1000兆的新溝來幫助寶寶感知和認識這個世界。
嬰兒在出生后,因為腦子里沒有建立對睡眠習慣的溝回以及控制睡眠的激素,所以他們沒有辦法讓自己黑夜入睡、睡整覺和自己睡覺。其實寶寶睡眠問題多,大多是大腦發育不成熟引起的。
4個月左右:大腦分泌褪黑色素,開始晝夜分明
大概到了4個月,嬰兒的大腦會開始分泌褪黑色素,這種激素的作用就是讓寶寶晝夜分明。如果你家寶寶從出生就給他建立了良好的睡眠習慣且沒有人為影響他們的睡眠機制形成,那么到了第四個月,應該就是睡眠變好的開始。
5-8個月:開始睡整覺、自主入睡,大腦發育逐漸成熟
到了5-8個月,他們的大腦已經逐步發育成熟,具備睡整覺的能力,部分可能已經能夠自主入睡了。如果你的寶寶還不具備這種能力,那你就要考慮是不是身體不適、寶寶太缺乏安全感、家長的不良習慣引起的。
1歲以后,睡眠逐漸減少并趨于穩定
到了1歲以后,他們的睡眠時間會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和次數基本固定下來了。有些家長又要面臨新的睡眠問題,寶寶開始不愛睡覺、晚睡、不肯睡。
原因很簡單:大一點的寶寶在大腦發育、神經發育、身體激素水平等各方面要比6個月的寶寶成熟太多,小月齡寶寶面對困倦是扛不住的,但是大孩子就明顯能“硬扛”。
寶寶大腦發育會經歷3個黃金期,家長在睡眠上能做些什么?
寶寶的大腦發育在處理黃金階段時,家長們又能為寶寶做些什么呢?除了大腦的智力、運動訓練外,在睡眠上同樣也要下足功夫。
第一階段:胎兒3個月-寶寶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率約50%-60%
- 胎兒階段:孕期媽媽們盡量作息規律,不要熬夜,避免受驚;
- 0-3月:盡量讓寶寶睡的“久”,3個月之前寶寶基本都在睡眠中度過,沒有不適的情況下,睡的久更有利于身體和智商發育;
- 3-6月:要讓寶寶睡得好,到了3個月之后,他們應該逐漸具備優質的睡眠習慣,比如睡整覺、自己睡覺和接覺,睡好了,他們才更有精力去環境中認知和學習,更有利于大腦的智商發育。
第二階段:寶寶6個月-3歲,大腦發育完成率約80%-90%
6個月之后,寶寶的睡眠時間會開始減少,他們白天將會有更多清醒的時間去玩。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長要讓他們睡好了、睡夠了,這樣他們的情緒才會比較平靜溫和、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也會更集中精力,這對智商發育大有裨益。
第三階段:寶寶3歲-6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3歲開始,孩子的大腦發育完成度會逐漸接近成人水平,他們也即將步入學齡前生活。孩子睡不好,白天沒精神、脾氣暴躁、對于學習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讓他們白天有充足的精力去完成學習、社交、和玩耍。
想要寶寶發育好智商高,這份睡眠“心得”參考一下
和很多媽媽一樣,我也曾有個睡覺問題多、異常磨人的寶寶,能睡個整覺、睡個好覺是我育兒第一年從頭盼到尾的事。
后來二寶出生了,跟大寶簡直一模一樣的小“睡渣”。好在,有了一胎經驗,加上我掌握了一些小竅門,在二寶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睡整覺,那種感覺真的太爽了。
對比大寶二寶成長記錄,2歲的二寶比大寶各方面都發育更好,身高體重上比大寶更超前、學習能力也更好、脾氣也溫和一點,我想其中少不了”睡得好“的 功勞,下面就來詳細說一說我是怎么做的。
寶寶的睡眠變化不易察覺,做好記錄很有必要
因為寶寶的睡眠變化家長不容易察覺,所以對于高需求寶寶的養育,家長做好記錄很有必要。比如家長可以在前三個月按周去記錄寶寶的睡眠情況,這樣你就能很清晰地知道寶寶現在處于大腦發育的什么階段、我該怎么應對、下一個可能出現的睡眠問題是什么?
做好記錄后,接下來就是見招拆招
我家二寶大概2周左右出現驚跳反射,一出現這種情況,我連忙采用裹襁褓的方式讓他睡覺;
1個月的時候二寶開始晝夜不分,出現這種情況后,晚上睡覺我就把燈關了,躺著喂奶,喂完奶拍完嗝,就放床上,不大哭絕不抱起;白天睡覺拉開窗簾、不故意保持安靜、他吃完奶不睡我就陪他玩、和他說話。
2個多月的時候,他突然出現一抱就睡、一放就醒,白天表現還好,一到晚上就開始,于是我讓我家的玩偶熊穿著我的衣服代替我抱著他睡。
3個多月的時候,某天我躺著喂奶,他吃著吃著睡著了,一覺睡到了第二天早上6點。根據一胎養育經驗,我知道,我的熬夜生活可能要提前結束了。
如果你現在是生一胎,那么做好記錄就更有必要,以后再生二胎時就可以“依樣畫葫蘆”,避免了很多手忙腳亂。
最后,家長的心態很重要
一哼唧就哄、一哭就抱、習慣性地抱睡會讓你的寶寶在“睡渣”之路上看不到頭。面對寶寶的心理性哭鬧需求,家長要“會安撫”,也要會“放手”。
簡單概括為:哼哼唧唧先觀察、寶寶不大哭不抱,不哭就放下,該耐心要耐心、該狠心要狠心、該細心要細心,寶寶自然而然就會在大腦里建立“我躺著就能自己睡的”回溝,自然而然就能自己睡。
CiCi媽寄語:關注CiCi媽媽說育兒,專注于育兒知識以及經驗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CiCi媽點個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兒疑問,都可以關注并私信我,看到都會回復。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