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又名壓崇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關于壓歲錢的來歷,還有壓歲錢的由來和意義是什么?
一、壓歲錢的來歷
相傳很久以前,有種叫“崇”的小妖怪,常在除夕深夜出來,去摸小孩的頭,小孩往往被嚇得哭起來。
有戶人家夫婦倆五十多歲才生了一個兒子,有位神仙路過此地,算到這家孩子有難。于是變成一枚銅錢,守在小孩身邊。孩子入睡后,夫婦倆用紅紙把銅錢一包,放在孩子枕頭旁邊,并吹滅燈上床。
到了半夜,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發出一道道閃閃金光,嚇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紅紙包銅錢的事告訴左鄰右舍,以后家家效仿,逐漸就演變為“壓歲錢”。
二、壓歲錢的由來和意義
春節習俗之一,年夜飯后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分給晚輩,這紅包又叫壓歲錢。
其實給小孩的是“壓祟錢”,老人的才是“壓歲錢”。老人的“壓歲錢”是指為了他們不再增長歲數,可以長壽。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驅邪。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