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開始準備懷孕的時候,相信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科普文章,如果在排卵期或排卵日內在同房,懷孕的概率是最高的。有很多女人會很不解,那么什么時候是排卵期,什么時候是排卵日?
那么排卵期會出現什么癥狀呢?
1、分泌物突然增多
處于排卵期的女性可以直觀地發現體內分泌物較多,這主要是受體內激素分泌的影響,從而為蝌蚪的到來做好準備。另外,排卵期女性的心理狀態較好,在這段時間內用房能極大地促進成功懷孕的概率。
2、體溫一般較低
一般來說,女性排卵前體溫約為36.5℃。一旦進入排卵期,體溫會下降0.2℃,但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等到排卵期結束,就會回到37℃。
3、下腹痛
排卵期間,卵子排出時,卵子表面的卵泡會破裂。當液體流入盆腔時,會引起女性一側下腹疼痛。大約90%的女性都會有這種疼痛現象。
夫妻備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養成合理的生活習慣
如果夫妻雙方都有要小孩的念頭,就需要在懷孕前三個月建立良好的生活,拒絕吸煙、喝酒、熬夜等一系列損害精子質量的行為。此外,夫妻雙方都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使免疫系統能夠正常運轉,防止激素分泌受到干擾。
2、妊娠前3個月補充葉酸
葉酸本身就是一種維生素,它最初是從菠菜葉中提取的。它最大的功能是防止胎兒神經管缺陷。神經管缺損是非常嚴重的畸形。此外,神經系統在受精后15天開始發育,因此女性最好從懷孕前3個月開始攝取足夠的葉酸。
3、不要濫用藥物
我們都聽說過“是藥三分毒”的說法。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兒童和孕婦,在用藥時要更加謹慎,避免藥物致畸形。一般的藥物畢竟可以通過臍帶傳遞給胎兒,所以受藥物影響的胎兒會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所以懷孕時千萬不要濫用藥物,比如一些減肥藥、感冒藥等。
4、保持身心放松
在現代社會,懷孕難的人很多,絕大多數女性的身體問題不大,但就是很難懷孕。如果醫生診治調理后身體沒有受到嚴重影響,要知道,有時候壓力太大也會影響懷孕的概率,即使孕媽媽心情不好,對孩子的發育也有較大影響。
備孕是需要夫妻雙方一起努力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想要寶寶的夫妻一定要做好備孕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受孕。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