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相對人工喂養而言,母乳喂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后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爸媽需要首先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爸媽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數外,還要注意觀察便便的形態,如果便便的次數比平時多,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像是從屁股里噴射出來一樣。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癥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癥狀了。
寶寶拉肚子主要癥狀有:
1、輕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黃或黃綠色,有白色小塊,可有低熱,溢奶的情況,精神飲食尚好或略減,體重不增或略降,無脫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藥
寶寶的腸胃系統比較脆弱,寶寶拉肚子吃什么藥?孩子拉肚子應先去醫院化驗一下糞便,然后對癥治療。腹瀉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脫水的癥狀,有一定要補液。
止瀉類:
保兒安顆粒:健脾消滯,利濕止瀉,清熱除煩,驅蟲治積。用于食滯及蟲積所致的厭食消瘦,胸腹脹悶,泄瀉腹痛,夜睡不寧,磨牙咬指。
小兒腹瀉寧合劑:補腎安神,健脾和胃,生津止瀉。用于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腹脹腹痛。
止瀉輔助藥物: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劑(媽咪愛):適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腸道內異常發酵,腸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腸粘膜損傷等癥。
蒙脫石散劑(思密達):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癥狀的輔助治療,但該品不作解痙劑使用。
腸胃調理、健脾類:
小兒腸胃康顆粒:清熱平肝,調理脾胃。用于小兒營養紊亂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無華,精神煩憂,夜寢哭啼,腹瀉腹脹。
小兒香橘丸:健脾......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嬰兒大便有泡沫主要是因為嬰兒的大便80%是水分,因哺乳而顯稀薄,腸道中大腸菌分解糖類而產氣,所以會有泡沫。如果不是腹瀉,就不需要特別處理。
1、生理性腹瀉:母乳中含乳糖較多,大部分乳糖被皮腸道內的乳糖分解酶分解后產酸、 產氣刺激腸道,使大便呈腹瀉狀,泡沫狀排出。偏食淀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并帶有泡沫。
生理性腹瀉既不是消化道感染,又不是消化不良,故無需藥物治療,加強嬰兒的護理,及時更換尿布,清洗臀部,并涂抹護臀膏,防止臀部皮膚發紅,甚至局部感染。
2、病理性腹瀉:發生在夏天的多為大腸桿菌性腸炎或痢疾,發生在秋冬季的多為病毒性腹瀉。病理性腹瀉除了有腹瀉的表現以外還可以有發熱、脫水甚至其它器官的一些損害。當不確定是不是病理性腹瀉,可以去醫院做一下大便檢查,糞便檢查異常時,要遵醫囑進行調理。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寶寶拉肚子,讓媽媽憂心不已。除了日常護理外,媽媽還可以從飲食入手,通過食物來減輕寶寶拉肚子的狀況。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寶寶腹瀉時,可以多給寶寶吃一些有止瀉作用的食物,例如蘋果、胡蘿卜等,還可以多給寶寶吃容易消化的東西。
1、煮蘋果。煮透的蘋果有收斂的作用,每天給寶寶吃一個,有助于緩解寶寶拉肚子的情況。煮蘋果時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這樣寶寶比較喜歡吃。
2、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后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并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
3、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后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熱,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4、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
寶寶拉肚子偏方
1、寶寶一吃油膩的食物就腹脹、腹痛,然后就要大便,拉出來的大便很臭,呈糊狀。這一類型寶寶腹瀉可以用保和丸加一些神曲、山渣、陳皮來配合治療,如果腹脹嚴重,可以酌加木香、厚樸等。
2、寶寶腹瀉的大便是清清的、不臭、寶寶手腳常冰冷,經常吃飯后腹脹,常常放屁,可以用理中湯為外加一些六君子湯、木香、砂仁、丁香治療。
3、寶寶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精神很差、大便常常是水瀉,可以用參苓白術散或七味白術散治療。
4、如果寶寶大便色深而臭,兼見黏液,口渴、食欲不振、肢體倦怠,身體覺得微熱,可以用葛根芩連湯加一些霍香、佩蘭治療,如果同時有小便刺痛癥狀,應外加六一散。
換奶粉寶寶為什么會拉肚子
換嬰兒奶粉寶寶會拉肚子,通常由于換奶造成的不適癥狀以腹瀉最多,這大多是因為爸媽在給寶寶換奶粉時,奶粉轉換太快或是奶粉濃度沖泡不當造成的,所以為寶寶換奶應采取交替、漸進方式進行,換奶時也應仔細讀讀罐裝標示。
第二種容易因為換奶而出現的問題是“過敏”,如皮膚癢、出紅疹等。這則是由于新更換的奶粉與原配方成分相差太大造成的。所以,建議媽媽暫時不要給孩子換嬰兒奶粉,等孩子大便完全正常后,再由少到多逐漸添加第二階段奶粉,減少第一階段奶粉,直至完成轉換。
寶寶喝牛奶拉肚子
有些寶寶喝牛奶拉肚子,那是因為體內缺少或體內不足的能分解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所致,稱為“乳糖不耐受癥”。
乳制品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就是乳糖。正常人喝完牛奶后,乳糖會經小腸乳糖酶分解,被人體吸收。但患有乳糖不耐受癥的人體內缺少乳糖酶,導致乳糖到達下部腸道,造成腸道滲透壓增高,同時細菌將乳糖分解,產生大量的氫和二氧化碳等產物,刺激腸道,引起腹痛、腹脹和腹瀉。
2、牛奶過敏
對牛奶過敏的孩子,會出現喝了幾次牛奶后,涌現嘔吐、腹痛、腹瀉,大便稀,有時還帶血,往往同時還涌現濕疹、蕁麻疹、哮喘等癥狀。這是由于孩子腸道的通透性高,牛奶中的蛋白質透過腸黏膜上皮,使黏膜下的免疫細胞發生過敏,再次喝牛奶時,致敏的細胞就會發生過敏反應的緣故。
什么是母乳性腹瀉
母乳性腹瀉是由于母乳喂養而引起的,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多見,當發生腹瀉的時候,要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
母乳性腹瀉具有明顯的特點,這種腹瀉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樣,氣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綠,有泡沫和奶瓣,有時甚至還帶有條狀的透明粘液。腹瀉時嬰兒沒有發熱,沒有明顯的痛苦與哭鬧,嬰兒精神活潑,食欲良好。如果腹瀉時間長則有可能導致生長停滯、營養不良等嚴重后果,需要及時治療。
輪狀病毒性腹瀉
輪狀病毒有明顯的季節性,它特別喜歡在20℃左右氣溫下活躍。秋冬交接時期尤其要注意,兒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間感染輪狀病毒,故又稱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是導致5歲以下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
我國每年有近4萬名兒童因輪狀病毒腹瀉死亡,約占中國5歲以下兒童總死亡人數的12%。我國各省、市均有暴發流行的記載。全年均可發生,秋冬為流行高峰。42%的輪狀病毒感染者沒有癥狀,但可傳播病毒,腹瀉患兒和無癥狀的帶病毒者是主要的傳染源。輪狀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進行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播,較難預防。
輪狀病毒腹瀉大多發生在6—24月齡的嬰幼兒,該病除了引起腸道內感染,腹瀉、脫水、電解質紊亂等,還可引起病毒血癥,導致更為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肌炎、腦炎、肺炎、肝炎或急性胰腺炎等。中國CDC輪狀病毒腹瀉疾病負擔最新數據顯示:5歲以下兒童輪狀病毒腹瀉門診平均費用168元/次(......
諾如病毒是什么
諾如病毒(Norovirus),又稱為膿融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可略寫為NV。感染諾如病毒后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嘔吐、惡心,或伴有發熱、頭痛等癥狀。兒童患者嘔吐、惡心多見,成人患者以腹瀉為多,嘔吐少見。病程一般為2-3天,此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恢復后無后遺癥。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該病毒在全球廣泛分布,資料顯示,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中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