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動筆寫點心得。而且以前寫的凌亂無章,計劃以后有時間,寫一點心得,就叫做“建軍醫話”吧。第一期就寫四神煎,因為它很奇。
初次看到四神煎,大概在《中國中醫藥報》上,病案應該是與他方合方治療痛風。很遺憾,沒有記錄下來,所以現在一時找不到。不過但是看了覺得很“奇”,所以在電腦上檢索了這個方子。這個方子“奇”在:一是劑量出奇之大,二是煎服之法殊奇。
四神煎出自清代鮑相璈《驗方新編》。
主治:鶴膝風,即兩膝疼痛,膝腫粗大,大腿細,形似鶴膝,步履維艱,日久則破潰。
組成:生黃芪半斤、遠志肉、牛膝各三兩、石斛四兩、金銀花一兩。
煎法:生黃芪、遠志肉、牛膝、石斛用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金銀花一兩,煎一碗,一氣服之。
服后:覺兩腿如火之熱,即蓋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緩緩去被,忌風。
先看劑量之奇:清代一兩大概為37克左右,半斤為8兩。一碗水約為200毫升。這樣算下來,這個方子原方劑量是這樣的:生黃芪296遠志肉111牛膝111石斛148金銀花37,這在古方極其罕見,特別是有人提出“古之一兩今之一錢”以后,方劑劑量一下子比漢代少了五分之四。
再看煎服之奇:用十碗水,大約2000毫升,四斤水,煎煮成800毫升,再放金銀花,最好煮成200毫升,一氣服之。打破了傳統中藥一日二服三服的規律。
除了劑量、煎服以外,更是療效之奇。雖然只用過兩次,但是效果殊凡。
案例一:女,50余。右膝關節下腫痛,西醫診斷膝關節積水,曾用抽水、烤電等法,百無一效,且呈加重之勢,影響起居,行步困難。其外形頗似四神煎之描述,遂處四神煎。因首次使用,忌于其量大,慮藥店必不售藥,1兩10克換算。【古樸醫案(14072875)====四神煎治療膝關節積水鶴膝風】
一診:處6劑。要求患者第1天1劑,第2天2劑合1劑,第3天3劑合1劑。第一日,無所感。第二日,小汗,略消。第三日,通身汗出,繼效。
二診:前方3劑為1劑,再進3劑.腫續退,痛續減,可晨練跳舞。
三診:一診方4劑合1劑,再進3劑。基本痊愈,起居常。
案例二:男,61歲。不明原因左膝關節腫大疼痛,站立坐臥受限。別無所苦。思之,或為鶴膝風。處四神煎原方,有前案之經驗,劑量上也算胸中有數,1兩30克計算,7劑,原法煎服。【古樸醫案(141125127)====四神煎治療關節腫痛】
服至4劑,腫勢大去,7劑盡腫全消,微痛。計劃再進5劑善后。但是,本案服至3劑時,患者認為一次服藥有嘔感,后改為三服。并未汗出,或從小便去。
此二案,西醫稱之為膝關節積水,中醫當為鶴膝風。總之就是關節部位濕濁集聚,應用四神煎效果非凡,所以應該是一張不該堙沒的祛濁奇方。此外,臨床有報道,四神煎治療痛風亦用良效,然無實踐,不敢妄言。
治療膝關節積水、痛風乃至類風濕一類病,或許都有空間。目前這類患者較多,臨床效果一般,特別是一些烤電、按摩等療法也許會加重病情。表病當從表出!(古樸中醫源創于20141201,歡迎同道批評指正)
古樸中醫百度貼吧:古樸中醫
標簽:環境監測